第五百四十章 平均主义

    第五百四十章 平均主义 (第2/3页)

长跟王秦山不一样,可是妥妥的高级干部。

    维罗妮卡很准时,李野等人刚到,她就带着两个港岛的员工下来了。

    双方寒暄过后,维罗妮卡很直接的问杨厂长,506厂到底有多少实力。

    杨厂长早有准备的道:“我们厂从5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生产短波通讯设备,是内地最早的通讯设备生产厂家之一,

    我们在70年代就参与建设了内地第一条960路微波电路,完全满足传输彩色电视技术的要求”

    “我们厂现在有正式职工千余人,都是有经验的优秀职工,吃苦耐劳,技术过硬.”

    李野一边负责翻译,一边观察杨厂长的神色,感觉他好像不是在胡吹大气,因为合资的第一步,港岛肯定是要现场调研的,这么多具体的事情一查就能查出来。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潘小瑛倒是真没蒙自己。

    上辈子李野好像记得有个首信手机,也曾经在内地兴盛一时,它的前身就是506还是509厂来着,而那个厂在90年左右,也是通过合资的方式完成了技术升级。

    所以像这种有潜力的厂子,加上倪大神那样的技术大牛,只要技术路线不走错,确实大有可为。

    维罗妮卡听完了杨岁言的介绍之后,就连续问了几个问题。

    “杨厂长,现在你们单位的开工率是多少?”

    “杨厂长,你们对于传呼机和移动电话方面的设备有没有研究?”

    “如果我们有一条彩色电视生产线,杨厂长能不能派出技术人员,帮我们调试设备,培训员工?”

    “.”

    杨岁言沉思片刻,疑惑的问道:“维罗妮卡女士,你们到底是要想要跟我们合资呢?还是寻求彩色电视机方面的技术帮助?”

    维罗妮卡道:“请杨先生不要误会,我们在鹏城新建了一家电子制造厂,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已经到位了,只是暂时缺少工人,

    但我们对通讯设备同样感兴趣,所以在京城跟你们合资,跟鹏城的技术帮助并不冲突。”

    杨岁言想了想,还是很直接的问道:“那么请问,你们愿意给我们厂投入多少钱?”

    维罗妮卡也琢磨了一下,报出了一个数字。

    然后李野翻译道:“如果杨先生刚才的介绍属实的话,我认为不低于五百万美元,但具体的细节,我们还需要在对贵方详细考察之后才能决定。”

    “另外作为额外条件,希望杨厂长可以帮忙招募至少一百名熟练的技术工人,帮助鹏城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建设,需要身体健康,技术过硬,踏实肯干”

    潘小瑛怔怔的看着李野,有些好笑,又有些无语。

    “弟啊!你是欺负我不懂英语吗?她就说了几个词儿,你却领会了这么多层的意思?”

    “你到底是帮我来拉投资的,还是帮她们来挖墙脚的?”

    不过杨岁言却笑着对李野道:“李野同学你帮忙告诉她,只要投资能到位,要两百熟练工都可以,厂子里提前退休的一大把,很多人还不到五十岁呢!”

    “.”

    因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大回城,城市待业青年的数量突然间暴增,导致工厂出现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