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续发展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续发展 (第3/3页)

是前世非洲那些“绿色农业”的吹捧者,化肥和农药等提升产量的法宝该用还是用,不仅如此,东非还要大力发展“农业基因工程”。

    但是化肥和农药,尤其是农药的使用,显然不能盲目,在这方面恩斯特提出:“安全性,可持续性,合理剂量”这三个重点原则。

    有的农药,那可不仅仅是农药,可能连人顺带着也有威胁,毕竟19世纪各国对此管理并不严格。

    而这一切自然都需要东非科研工作者先进行实验,确定了副作用后,然后再有选择的大规模推广。

    能少些污染就少些污染,这样一来虽然东非会比其他国家多干些事,但对东非整体经济影响不大。

    污染都是自己的,这就和健康都是自己的一样,资本家拍拍屁股跑路了,以后各国政府还是要下功夫整治环境问题,谁也逃不掉这个难关。

    而且东非对这一点更要重视,东非的是全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储量国之一,矿产资源还集中在内陆地区,所以对环境问题更不能马虎。

    沿海地区的污染,那是顺着洋流就漂向其他海域了,甚至因为海洋主权上的问题,你不污染,别的国家也会污染。

    很显然,未来对印度洋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就是印度地区,所以恩斯特往大海里倾倒垃圾,那是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随着会议结束,东非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尤其是对矿山和矿石提炼厂进行重新规划和管理。

    重点就是矿渣的存放管理,以及对矿区河流环境的重点保护,这一点其实很容易,解决了矿渣存放之后,基本上河流受到污染的情况也会减小,除非是一些液体污染源,这就没有办法了。

    稍微有条件的城市只能对污染水体进行简单的沉淀和过滤,再排放到江河湖海里,但这样也极大减少了东非内陆河流的压力。

    这一系列工作,确实给东非工农业生产带来一些麻烦,但是问题不大,毕竟东非的经济主体是公有制,如果是私人企业或许会有怨言,毕竟要多安排一些人手,增加生产工序,而对东非的企业而言自然是政府怎么说就怎么干,执行力上没有问题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