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工业基础的重要性

    第二百二十八章 工业基础的重要性 (第3/3页)

    “厂长,目前实验数据已经出炉,在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不过我们也只有一台样机。”

    “既然是这样……”门德斯沉思了片刻后说道:“我们争取在一个月内复制一台出来,然后送到鲁夸湖去,毕竟这次他们催的比较急,如果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未来说不定能和军方直接签订一笔稳定的订单,我们的竞争对手可不少,达累斯萨拉姆,哈拉雷,蒙巴萨的拖拉机厂可能都有相关研究。”

    除了满足鲁夸湖试验场的需要以外,姆贝亚市第一拖拉机厂也需要新一代发动机提升本厂的拖拉机性能,所以对鲁夸湖试验场的支援也符合他们的利益。

    在门德斯厂长下令后,姆贝亚市第一拖拉机厂很快就将最新的发动机配送了过去,至于履带这个问题还需要一点时间,毕竟这又需要材料性能上的提升,姆贝亚市第一拖拉机厂只能再向姆贝亚市钢铁材料研究所寻求帮助。

    而此时菲利普等人正在对坦克结构进行大改,原本显得笨重的坦克样品,直接减重了一吨,部分装甲被也减少,采用更轻的材料代替,虽然这样一来防御功能大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在新发动机到位后,菲利普等人又进行了较大调整,因为这次送过来的发动机结构有一些变化,毕竟不是一个型号。

    就这样,在东非坦克研究人员的不断调整修改中,东非坦克越来越趋向于成熟,研发就是这样,充满妥协和试错。

    而且坦克研发的过程中,上下牵连到姆贝亚市和东非其他地区上百家企业,毕竟就是提供主要支持的姆贝亚市第一拖拉机厂,他们的零部件也不是全部自产,而是来自其他工厂,这里体现出工业基础对坦克研发的重要性,当然,起到领导作用的还是姆贝亚市第一拖拉机厂。

    而在东非坦克研发中速度最快单位的就是鲁夸湖试验场,凭借的就是姆贝亚市所拥有东非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最密集的科研机构。

    这也就体现了完整工业体系对军事的重要性,缺乏任何一个环节,坦克研制难度就要上升一个台阶,毕竟如果依赖国外进口,平时没有问题,一但被封锁,那就必然会抓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