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老子怕婆娘是祖传的!

    第五十四章 老子怕婆娘是祖传的! (第2/3页)

文的袁主任,竟然这么爱演!

    杀个猪而已,哪儿那么多戏!

    难怪当初第一次见老袁,他用刺刀捅鬼子那么熟练,原来是杀猪练出来的。

    很快,猪肉被料理干净,猪头被卸下,净肉也被砍成两片。

    袁主任开始点名,随着每一个被叫到名字的人来到近前,手起刀落,分割下一串肉递过去,说几句勉励的话,对方欢天喜地而去。

    原来是这么个样子!难怪我党的政策宣传能够那么深入人心,只从这件事就能看出端倪。

    任何一个可以宣传政策的机会,他们都不会放过。

    这么一琢磨,好像杀头猪取得的效果,比砍一群鬼子都要强!毕竟砍鬼子是拼命,大家只顾着害怕了。可是杀猪不一样,这玩意是有切切实实的好处!

    唔,孙铮有点明白了。笑了笑,扬声朝着杀场喊。

    “老袁!猪头留给我!”

    正分肉的袁主任,和一群看热闹的群众纷纷将目光投向孙铮,哎呀妈呀,是判官爷!

    众人纷纷出声,要让袁主任把最好的肋条和五花给判官爷送去。

    孙铮笑着喊道:“你们懂个啥?我就爱吃猪头肉!要真觉得不好意思,俩前蹄也留给我。”

    两个小屁孩随即被点到,吸着鼻涕抬起猪头,一路欢快的送来孙铮家,后面跟着又有个小丫头,拎着两只猪蹄,踮着脚一路小跑追赶。

    厨房大锅添水,开始煮卤料,这是特意在西安一家传统小吃店买来的腊汁肉秘方料。

    现代社会,秘方早已失去意义,别说方子,你就算把调料配好交给人家,都没几个人愿意动手。连吃外卖都懒的扔盒子的世界,谁愿意花十几个钟头去做吃的?

    在抗战时期,各种秘方还属于传男不传女的范畴,就连加工过程也故意搞的很神秘,等闲不会允许别人旁观。

    孙铮这里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几个小屁孩既然来了,正好当免费劳力用。

    孙家是妇救会大本营,李雪娟又很喜欢这些小孩子,这帮娃娃经常在孙家吃饭、玩耍,倒是一点不认生。

    两个男孩子都是十岁上下,一个叫丑牛,一个叫拴柱。都是战争孤儿,被安置在根据地的学校。

    丫头是袁主任的妹妹,不过七八岁,大名叫袁媛,小名叫圆圆。也经常来孙家串门,当然主要是和李雪娟亲近。

    两个男娃就被孙铮拉了打下手,旁边帮着泡猪头浸血水,除杂毛。孙铮给壁炉扔几块大木头,厨房温度蹭蹭升高。

    借着这阵时间,小灶开火烧水,西北名小吃油茶碗坨拿一块,用刀刮出半碗粉,开水锅里一洒,勺子来回搅,滚上几滚。

    这种传统美食是用牛油、羊油、猪油,按照一定比例熬煮,与炒熟的面粉加上调料混合,装入碗中冷却,凝固后就是个碗坨。吃时只要削下粉末,在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