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抗台防灾,即将登陆

    第五百二十一章 抗台防灾,即将登陆 (第3/3页)

,能收的就收。

    相反李多鱼最不担心的,反而是养虾厂那边,可要说句难听的,如果连他的养虾厂都撑不住的话,那这次台风是要死很多人的。

    随着台风越来越大,南日镇那边的养蚝人也是苦不堪言,大伯母张桂芬的娘家,也就是刘运的亲戚,他们也搞了上百亩的生蚝。

    刘运这人现在无脑相信李多鱼,五六天前,就开始让老家赶紧抢收生蚝了。

    可哪怕抢收了这么长的时间,也才收了不到三十亩,导致抢收效率低的原因是。

    他们的生蚝养殖方式跟李多鱼的不一样,李多鱼那样的蚝绳吊养,只要解开绳子上的活结,就可以将一整串生蚝给拎走。

    且不管是涨潮还是退潮,李多鱼这边都是可以收生蚝的。

    而南日镇那边的生蚝,大多采用的是立柱养殖法,也就是老李一开始的养殖方式。

    这种养殖方法,只有退潮时,才可以撬生蚝,这也是他们抢收了这么多天,才抢收了三十亩的主要原因。

    看着那一道道海浪逼近,南日镇的生蚝养殖户满脸都是无奈,只能祈祷这次的台风小一点,这样他们的损失就能少一点。

    同时,他们也下定决心了,这次台风一结束,直接去担担岛找那个李多鱼,请教生蚝的吊养技术。

    南日镇的海欣鳗鱼厂,这两天也非常紧张,全都在加固厂房,还有给鳗鱼塘放水。

    鳗鱼厂的负责人张三明,发现这帮养殖专家,除了不会治鳗鱼病外,也不全是酒囊饭袋。

    这个张学金还是有点本事的,台风都还没来,就已经考虑到后果了,连台风过后,可能会造成水体失衡甚至连消杀都考虑到了。

    这两天张三明最后悔的,就是把朱秀华给放回去了,现在厂里这帮人做事效率真的太低了。

    跟她一对比,每个人做事就跟蜗牛一样,要是不骂两句,根本就不会勤快的那种。

    可也没有办法,不把她踢出局的话,就没有多余的股份给海外省的那个养殖专家。

    差不多到了下午四点,距离台风登陆仅剩一两个小时,海面的风已经非常大。

    豆大的雨点,不再是往下落,而是跟波浪一样横着打。

    而这时候,哪怕关窗也没用,雨水会顺着窗户的缝隙流进屋里面。

    李多鱼的生蚝田,那些还插在滩涂上的竹竿,全都在不停晃动着,远远望去,时不时就会消失一大片。

    码头那边,海浪打在码头上,啪的一声,激起了两米多高的海浪,大量的海水冲刷着码头。

    码头那边的住户,把一楼放的东西全都搬到了二楼,庄叔家更夸张,不单把一楼的东西给搬空了,还把门板都给拆了。

    邻居老陆看到后,忍不住摇头起来:“有这么夸张吗,连门板都拆了。”

    老庄叹气了声:“不知道为啥,我总感觉今年这颗台风不一样,拆下来,总比冲走了要好。”

    老陆皱眉道:“我也觉得今年这颗台风不对劲,太诡异了,以前从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一个台风还能来两次的。”

    “唉!“

    由于上一次台风,陈文超的阿嬷就被受伤了,台风马上就要到了,李多鱼没有安排陈文超工作,直接命令他回去陪家里人。

    村里的广播依旧还在播报着,广播员茂叔不断提醒大家:“台风今晚就会登录,大家注意下,尽量不要全家都睡着,留一两个仔细观察房屋和大门。”

    可海风的声音真的太大了,大家都听不到村里大喇叭的声音,连续广播了半小时后,村里广播也停了。

    李多鱼停止了鳗鱼厂那几台柴油机的运转,再次检查了下鳗鱼塘的塘堤后。

    直接把所有人都叫离了鳗鱼厂,不单看门的朱建民给叫回去了,连‘尿裤子’和都给带走了。

    风越来越大,码头那边已经涨水了,激起的浪花都已经能打到了庄叔第二层阳台那里,第一层那里,早就已经水漫金山了,甚至还有好几条臭肚鱼在他家一楼那里游来游去。

    得知这个情况的李多鱼冒雨跑了过来,看到潮水差不多已经把码头给淹了。

    码头上全是垃圾,有大量折断的毛竹以及连接着海带主绳的泡沫浮球。

    看到这幕后,李多鱼直接用大喇叭喊话道:“庄叔、老陆这次浪估计会很大,你们靠海的这几户,被子赶紧拿一下,现在马上到学校去。”

    “听到没有。”

    “赶紧的,别逼我骂人知道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