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穿越乱世,曹营立足(求推荐票)

    第一章:穿越乱世,曹营立足(求推荐票) (第2/3页)

上进心。那就跟着我吧,到我帐下来先从门客做起。”

    这些校吏、军侯大多是自己的友人、同乡,又或者是数战之内不断缔结的跟随关系。

    他的部曲已经死光了,那就只能并入其他将军的管辖,或许这张韩更愿意进而为谋。

    戏志才根本无需担心他的忠诚问题,战场上命都舍了,又怎会有异心。

    “多谢祭酒。”张韩当即拱手,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

    成功了,踏出了第一步。

    来自军营的所谓策论,未经层层筛选很难到曹操的面前,甚至别的宗亲将军也不一定能看到,也许还会被寒门、士子背景的人嗤之以鼻,不过写出来,呈上去就是成功。

    别的人不看,但这位戏祭酒极大可能会看,因为他在位谋政,不会令任何一篇策论蒙尘,这是他的职责。

    戏忠,字志才,颍川人士,非是寒门而是没落的儒生,出山之前邋遢度日,懒得理事,大有“此世不足以令我费心”的模样。

    自出山后,却又一改常态任何事不敢怠慢,无论大小都亲力亲为,在军中早已传遍,是以上至宗亲下至普通的军吏,都对戏志才十分敬重。

    最重要的是,戏志才是出自贫寒,起于微末;和盘根错节的士族决然不同,他值得曹操再扶持启用,与其理念相合。

    有的人说戏志才是为了功名利禄,也有的人说他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

    张韩通过旁人的言谈以及自己的观察,大致能窥见戏志才之心,他想试才学。

    试试到底如不如德行察举下的所谓士族推举之人,至于结局,要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后再去考虑。

    评价,是留给他人的,不应该自我评价。

    我,张伯常。厮杀搏命已经倦怠了,现在想做个谋士,和他们一起平定乱世。

    不但万全于乱世,也求闻达于天下。

    “善!既你有心求学,平日我自当以长相授、以诚相待,足下可先从文学掾抄录诸事开始,需尽心尽职,切莫怠惰。”

    “唯,多谢祭酒。”

    ……

    一日巡守、调任后,张韩正交接准备去往戏志才的帐下担任门客,他从曹氏一年左右,历经许多战事,也有亲属为卫,挑选四名一同随行,其余留在原营,不耽搁军营本身建制。

    此时和于毒一战的功劳簿也呈送至曹操桌案前。

    啪。

    曹操轻轻将书简扔在了桌上,顾左右大笑道:“这功劳赏赐下去也是各自引的子弟兵得赏。”

    “功劳簿上,将只属于东郡内招募的兵、吏、校封赏就行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有几个人较为出色,可升为偏将带兵,其中一人名叫张韩,字伯常,河北人士流亡至兖州。”

    “去年募兵的时候,就已经跟着我了,多次战场厮杀都有建树,异常勇猛。”

    曹操眼前一亮,轻抚胡须抬眼角向说话的曹仁,眼中精光一闪,面露微笑:“各部有如此勇将,向来是自行擢升,子孝,你这是何意?”

    “嘿嘿,主公,”威武雄壮的曹仁肩膀一抖,讪笑起来:“赏罚分明,方能在军中立威,张韩之勇不在我之下,至于带兵也颇有威信,这等人才出自我军中,又立下功绩,当然该由主公提拔至身边。”

    “就是,他离去之后,部曲自会空缺些许,主公能否拨付些许钱粮……我好再去招募兵马。”

    闻言,帐中文武无不为之一静,尽皆发愣愕然,有些熟悉此幕之人更是逐渐眉开眼笑。

    少倾,曹操忽然放声大笑,边笑边摇头感慨:“呵呵哈哈哈……子孝,你是想用这张伯常,来换募兵的兵粮钱财、犒赏军资吗!?”

    “好,我准了。”

    曹操笑了几声,表情认真起来,同时赞许的看了一眼曹仁,他这般要钱,属于老话所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而且这钱要得聪明,值得给。

    ……

    将军走后,军帐空缺了下来,一名面色严肃,身直如松的儒雅谋臣,到曹操身前拱手,道:“明公,子孝将军此举,令诸将不能多言,可多予军资粮草,以资壮大。”

    “子孝将军麾下先锋、部将多勇猛,军纪严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