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我与胡海相交莫逆

    第233章 我与胡海相交莫逆 (第2/3页)

人心惶惶,这种情况下元军根本就不可能战胜明军。

    傅友德非常擅长把握战机,待明军稳住阵势后立即就下令发起了进攻。

    沐英、王弼等武将身先士卒,带领着铁骑冲锋在前,步兵和弓箭手等紧随其后,一时之间战马嘶鸣,矢石齐飞!

    如今的明军将领个个勇猛善战,士卒也都作战勇猛,达里麻这边的元军根本不能与之正面相抗,刚刚稳住的阵势迅速被击溃。

    兵败如山倒,虽然元军这边也有十几万大军,但是一旦开始溃散,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任凭达里麻如何呼喊,都不能阻止大军的败退。

    李伟拿着望远镜观望着江对面的战事,见到此景,心里才松了口气。

    如今大局已定,拿下了白石江,云南便是明军的囊中之物了,至于各处土司,那就是长期的任务了,或镇压也好,或安抚也罢,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

    大战一直持续到傍晚,元军大败,被明军俘虏了近两万余人,达里麻也在其中,至于剩下的就都逃散了。

    等到战事结束,傅友德才又回过头来组织粮草辎重渡江,李伟的火炮也跟着搬运了过来。

    大军安营扎寨,休整歇息,傅友德等一众将领齐聚,脸上都露出喜悦的表情。

    “我们拿下了曲靖,此次南征便胜了一半,我觉得咱们应该趁着士气正盛,一鼓作气拿下云南,然后招降各方土司,还有大理的那个总管,若是他不听话,就把他也一块收拾了!”

    张翼兴奋的说道,这次疑兵之计虽然是沐英出的,但是他是具体执行人,军功也少不了。

    王弼、胡海等人基本也都是这般想法,但是傅友德却有不同看法:“拿下云南是肯定的,梁王十几万大军尽丧于此,已无再战之力,我等只需大军兵临城下,取云南并不是难事,但是各方土司还需再三斟酌,此地形势复杂,我会上奏陛下,请陛下圣断。”

    众人闻言,也不再多说,虽然他们出征在外,但是还是经常遣人与京中的朱元璋保持联系的,前方将领虽有临机专断之权,但是大军的一举一动也都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

    “好了,咱们还是议一议如何取云南吧。”

    傅友德转移话题道。

    众人也收回思虑,商量起云南的事情。

    梁王虽然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但是依仗云南城池,想要打下来,也需费一番功夫。

    “依我之见,直接轰他娘的就行!”李伟开口道。

    众人已经习惯了,闻言只是轻轻点头,李伟的火炮屡立战功,攻城当然少不了他的火炮,但是具体怎么轰,还是得有个说法,不能光轰他娘的就完了。

    “哦?李将军说说,具体怎么轰呢?”傅友德轻笑着问道。

    李伟想了想,又双手比划着道:“我可以集中火炮轰击一处城墙,此处敌军定然四散躲避,到时我们的火炮便分成两道,向两侧展开,驱赶这些敌军,这样这段城墙就空出来了,然后胡海就可以带人像渡江时那样从中间冲过去,占领这段城墙,接下来的仗就好打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李伟对火炮的运用也越发熟悉,稍微动了下脑筋,就想出了这个还算不错的主意。

    众人听罢,眼中也都闪过异彩,这个方法与渡江时的操作有些类似,用来攻城的确不错。

    这次胡海也没有提出异议,甚至听到李伟一口一个胡海,心里还有些窃喜。

    这次渡江他作为先锋与李伟的炮火配合,率先在江岸站稳了脚根,给大军渡江打好了前站,这可是大功一件,若是按照李伟的这个办法再拿下云南,那又是一份大功。

    不过胡海不说话,其他人却是纷纷提出了意见。

    “我觉得这次无需再劳烦胡都督,我等出战便可!”

    “不错,也不能每次都让胡都督冲锋在前,我等也得奋勇当先……”

    “是啊,末将请求出战!”

    除了张翼,冯诚、何福等几个没捞着什么大功的将领都开始争着请战了起来,经过渡江一战他们也看出来了,跟着李伟的炮火打仗,那军功就跟捡的似的,比他们自己拼死拼活要容易的多了!

    而且胡海跟他这么大矛盾,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