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理解的层次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二 理解的层次 (第1/2页)

    戏剧审美中的理解,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为背景理解,二为表层理解,三为内层理解。

    背景理解为表层理解和内层理解提供条件,本身并不在审美理解过程中占据一个阶段。背景理解包括观众对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观念、所运用的历史知识的认知,也包括对作品中所采取的简化手法、象征技巧的领会。背景理解本来是为整体审美提供方便的,但有时也会成为障碍。例如,很多剧作对陈旧的观念、琐碎的知识依附过多,成为观众不喜欢吞食的“审美硬块”。有的剧作在采取“约定俗成”的艺术手法时过于刻板或过于急进,成为另一种审美麻烦。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观众的表层理解和内层理解。

    在作品中,表层理解和内层理解浑然一体,很难截然分开。供内层理解的质素就包含在表层故事之内,戏剧家又在表层故事中留出许多能够接通深层意蕴的口道,把表层故事作为一种凭借和过渡。这样,即使对于没有能力作出深层理解的观众,也会在表层理解中约略体味到一些奇异的余韵,觉察到一些使自己感到迷茫的弦外之音。这也许正是这些观众日后提高的契机。

    不同层次的理解,都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概括。在通常情况下,表层理解运用的是专指概括,深层理解运用的是一般概括。专指概括用于对特定事物的认识,对戏剧来说,主要是用于对故事情节、人物行动、戏剧语言的理解;一般概括是对事物的类化认识,对观众来说,摆脱了对剧情细节的依附,开始对剧作的普遍性旨趣作出思考,这便进入到了一般概括阶段。

    对于表层理解,不少戏剧家往往力求浅白,他们只想把理解的契机交付给内在层次。其实,这在艺术上是失当的。维迦说,一句巧妙的“双关语”都会引起观众理解的乐趣,可见表层理解也要设法发挥观众的主动性,让他们时时作一些判断和概括。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每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