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伊斯法罕

    第十二章 伊斯法罕 (第2/3页)

,乘坐两辆马车,穿过繁华热闹的街道,朝城西方向的齐国公使馆而去。在路过国王真神寺(今伊斯法罕伊玛目清真寺)时,众人均被它所展现出的雄浑庄严、精美瑰丽气魄所震撼。

    这座占地达一万七千余平方米的真神寺,是伊斯法罕最大的双层拱顶真神寺,据传,阿巴斯大帝为了建造这项工程,召来了全波斯最优秀的工匠,花了二十七年时间才精心修建而成。正门上有许多著名书法家用漂亮的波斯文书写的诗文,高耸的宣礼塔大门贴满了瑰丽、缤纷的漂亮瓷砖。蜂窝状的门廊拱顶上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装饰,门廊下则贴着细腻柔滑的大理石。

    第三混成营营长、宣节校尉(少校)闫少武看着逐渐远去的那座宏伟寺庙,心中不自觉拿它跟建业城中那座高达一百多米的通天塔相比较,好像它除了占地广大,不论是从高度上,还是从建筑外观上,都是远远不如后者的高耸壮观。

    不过,这個国家既然能建造出如此雄浑的真神寺庙,其国力想来还是不弱的,至于他们在路途中所看到的王朝末世般破败景象,可能是地方政府怠于治理才导致的。

    发源于波斯西部扎格罗斯山脉的查扬德河,从西到东贯穿了伊斯法罕城区。在潺潺的查扬德河上,横跨着数座颇具历史感和艺术美的古桥,其中最为漂亮的当属三十三孔桥。

    这座孔桥建于一百多年前,全长近三百米,孔桥下层由三十三个半圆形桥洞构成,整齐地依次排列。桥洞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与桥洞本身形成三十三个整齐划一、浑然闭合的圆孔。

    然而,就在齐国一行两辆马车行将通过这座孔桥时,却被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沙阿近卫军给拦了下来,勒令他们将车辆避后,让开大道。

    一辆装饰奢华的马车从桥的北面驶来,数十名身着统一制服、佩有闪亮盔甲和保护前胸后背板甲的骑兵随扈左右,骑兵所持的尖利长矛,直指天空,整个声势显得异常浩大。

    马车驶过桥面,经过齐国人一行车辆时,突然停了下来。片刻,一名头戴名贵皮毡帽、身形矮胖的波斯贵人下了马车,伸手示意齐国人过来说话。

    “你们是刚刚抵达伊斯法罕的齐国商队?”萨法维帝国大维齐穆罕默德·库里汗·沙姆鲁和声问道。

    “是的,尊贵的大维齐阁下。”波斯商社大掌柜牛希平从身边的通译口中获知,这位波斯贵人竟然是帝国大维齐,连忙俯身致意,随后恭敬地答道:“我们商社从布什尔港而来,刚刚才抵达伊斯法罕。”

    “路途之中,可还安全?”

    “回大维齐阁下,路途中……稍有波折。”

    “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