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争的逻辑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争的逻辑 (第2/3页)

齐国海军的实力已是排名世界第一,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并没有确立绝对优势。在他们的海军将领看来,要建立并维持齐国的霸主地位,他们的海军实力要比除了齐国以外的其他四大海军国家(英、法、西、荷)实力的总和还要强。从而确保齐国可以同时接受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国家海军的挑战。

    在这种巨大的实力差距下,英格兰王国能与齐国相抗近三年之久,已然让国内民众惊诧莫名了。

    犹记得,我齐国历年来进行的战争,好像从来没有超过两年,即使强大如莫卧儿帝国、波斯帝国之类的对手,那也是以摧枯拉朽般的战斗方式,将其击败,不得不被迫请降。

    建国九十余年,在取得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后,齐国人已经养成了目空一切的自大和骄傲。

    对于所面对纷争和对抗时,齐国似乎完全没有表现出神州大陆上儒家文明所标榜的任何温良恭谦。

    “当我们驾驶着战舰、端起火枪、支起大炮的时候,敌人才可以沉默安静下来;否则,他们会喋喋不休地与你争执。”

    对于齐国的强大以及可能会面对他们咄咄逼人的态度,英格兰特命全权公使、维明顿男爵斯宾塞·康普顿在临来汉洲之前,是有心理准备的。

    作为一名英格兰贵族、拥有高洁品质的绅士,康普顿男爵从内心深处是极为排斥这次出访行程。

    好好的在庄园里骑马射猎,或者在煦暖的阳光下,喝一杯下午茶,聊聊莎士比亚的戏剧,谈一谈农场和工场的经营情况。到了晚上,华灯初上,带着漂亮的女伴,参加一场隆重的舞会,那是何等的惬意和温馨。

    可是,他的挚友、英格兰国王乔治二世无比真诚地请求他,为了拯救英格兰危机,为了数百万主的子民摆脱战争的阴霾,为了消除海上的封锁,他必须要付出一定的牺牲,代表国王和议会亲自前往齐国,面见他们的皇帝和内阁总理,从而为结束战争做出最为积极的斡旋。

    政府首脑、第一财政大臣(即首相的前身)罗伯特·沃波尔也表示,英格兰王国真的无法再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了。

    皇家海军舰船几乎损失了一半,官兵也损失了一万余,数十名拥有丰富海战经验的将军阵亡或者被俘,以至于皇家海军几无可用领兵之人。

    爱尔兰也已经是烽火遍地,除了东北几个郡尚在英格兰人手中,其他所有的郡县皆为爱尔兰叛军控制,无数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移民遭到屠戮,妇人遭到凌辱,甚至就连孩童也惨遭毒手,以宣泄爱尔兰人淤积数百年的愤怒和仇恨。

    爱尔兰反叛军不仅获得了大量齐国的军械和物资支援,他们甚至还有数千名来自摩洛哥王国的精锐黑奴御用军的协助,再加上无数爱尔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英格兰平叛军队已逐渐控制不住整个局势,不断往东北地区撤退。

    更让英格兰王国心惊的是,那个“老僭王”詹姆斯三世组织的雇佣军在连续几次失败的登陆行动后,去年四月,竟然在一群苏格兰天主教贵族的策应下,成功登陆苏格兰,然后进军爱丁堡。

    英格兰地方驻军在约翰·科尔将军的率领下,仓促应战,结果战斗失利,被詹姆斯党叛军前后夹击,几乎全军覆没。

    爱丁堡遂被詹姆斯党叛军攻占,一时间,整个苏格兰地区暗潮涌动,数十名苏格兰天主教贵族响应,纷纷起兵表示支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英格兰王国政府不得不再次进行全国总动员,征召陆军部队,准备先行平定詹姆斯党叛乱。双方于诺森伯兰高地连番大战,虽几次击溃叛军,但囿于地形限制,未能予以重创,使其败退后,又卷土重来。

    再者,齐国海军窥伺沿海港口,拦截并袭击皇家海军舰船,使得王国政府无法通过海路直攻詹姆斯党叛军身后,以至于战线僵持,未能尽灭叛军。

    皇家海军遭到重创,使得无法获得充分补给和支援的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终被西班牙军队攻占,两地军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