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百业兴

    第一百九十九章 百业兴 (第2/3页)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作为未来的皇室继承人,果然不是白给的!

    此类培训学校一般会教授学员们掌握各类技能,包括驾驶马车或者轨道车、土木建设、通用机器修理、裁缝、制鞋、船舶驾驶、钟表、机械、园艺、药材、簿记、剃头烹饪甚至是如何当一個称职的安全护卫,可谓是五花八门。

    这些人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后,虽然不能马上就能实操做事,但经过老师傅稍稍带一下,便能很快上手。

    比如,学习过如何修理通用的蒸汽机械后,水平肯定不如工厂里的经验丰富的高级工匠,进厂后仍旧需要跟老师傅实习好一段时间,但他毕竟有了一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要不了多久,便能轻松自如的处理一些小的机器故障,对工厂而言,这些培训过的工人性价比颇高。

    毫不夸张地说,即使从培训学校里仅掌握了一点蒸汽机维修的皮毛,但要是到了大秦,或者欧洲,那绝对可以获得资深“工程师”的身份,享受丰厚的待遇。

    而欧洲国家,教育从来就不是平民所能享受到的权利。如英国,它的传统教育收费十分高,同时将信奉国教作为学生入学、毕业、留校任教的重要考核标准,门槛过高,阻碍了其他信仰或经济状况较差的民众入学学习。学生入学后又按照贵族生、高级自费生、自费生和减费生的等级,享受明显不同的学习、生活条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校逐渐被贵族和高级国教教士所垄断,下层人民将很难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未来就更无从谈起。

    至于普通国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更是无从谈起。

    工人,只需像牲口一样的干活,那就足够了!

    培训,嘛玩意呀?

    毋庸置疑,夜校的兴起,是离不开煤气灯的发明和应用。在没有煤气灯的时代,夜间基本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授课。即便你把教室的每个角落都点满了蜡烛,其光线也不足以让每个人都看清楚老师的动作,更何况这样的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而明亮的煤气灯则改变了这一切。

    它使得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线,夜间授课就此成为可能。仅此一项,全社会的知识传播效率就不知道上升了多少倍。

    当然,煤气灯带来的同样还有生产效率的急剧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工厂的夜间工作也成为了可能。以齐国的那些机械五金厂为例,因为订单充足、业务繁忙的关系,他们长期以来就一直让工人们两班倒,彻夜工作,加班加点地生产各种机械产品和五金制品。

    这其中的效率,自然不是那些入夜后就得收工的欧洲同行所能比的。

    你能想象吗?夜间加工出来的金属器具在第二天一大早就会被重型货运马车运走,然后顺利地送到客户手里。这夜间生产出来的商品其实就是额外的财富,一家工厂也许不显然,但如果是几十家、几百上千家工厂呢?那额外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可就十分惊人了!

    有赖于繁荣的海外贸易,国内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机械制造业、棉纺织业、化工行业、钟表等精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