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派别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八十三章 派别 (第1/3页)

    1732年4月6日,长安,长兴阁。

    作为帝国的内阁总理府,长兴阁更像是一座环境雅致的东方园林,而不是一栋威严壮观的政府机构。

    长兴阁临长兴湖而建,里面曲径幽深,有池塘、有树林、有亭台、有楼阁,更有那雕栏画栋、粉墙黛瓦,充满了华夏传统“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总理大臣和几位阁僚辅臣便是在这里管理者庞大的帝国,每日处理着数以万计的帝国政务,决定着帝国数千万子民的生活和福祉,也操持着亿兆殖民领地百姓的生死和命运,更是牵动着无数国家和地区的政策风向。

    这一日,午后时分,位于总理大臣公事房右侧的小会议室内,齐聚了十余位帝国重臣,正在召开一场小范围内的政事讨论会。

    帝国监察院院长丘表臣将那份《长安纪事》翻看完后,默不作声地将其传递给右手边的民政事务部尚书薛永东,然后转头看了看坐在上首的总理大臣韩清山。

    韩清山面无表情,头靠在柔软的椅背上,目光梭巡着在场的帝国大臣们,眼神在对上丘表臣后,微不可查地颔首示意,随即继续看向其他人。

    “咳……,阁老,陛下是什么反应?”科教文化大臣宋思行轻咳一声,出声询问道。

    “陛下?哦……,陛下好像没有任何反应。”韩清山摇头说道。

    “陛下没有任何反应?”宋思行闻言,不由一怔。

    郢州贪腐窝案本来经大兴地方大理寺判决后,以为尘埃落地,就此了解了这桩案子。谁知道,数日前,《长安纪事》突然刊登出此案的详尽情况,包括涉案的官员、涉案的金额,以及案件的整个侦办过程,最后还有那稍显……敷衍的判决结果,顿时引爆了国内的舆情。

    随后,各大报纸书刊纷纷转载《长安纪事》的报道,并邀请诸多学者和专家就此案进行评说和讨论。以至于目前,整个案件被弄得满城风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市井小民也是一边喝着酒,一边口吐芬芳,咒骂着官员的贪渎和司法的腐败。

    你瞧瞧,郢州贪腐案涉及官员多达四十多人,金额高达二十多万元,结果到了最后,只有六人被判有罪,而其他人无需承担任何刑责。那么,在蛰伏数年后,这些人是不是就会调到其他地方,继续为官,继续贪腐?

    这大理寺明显是在枉法?

    还有监察院,有督查纠核官员之责,难道就这么漠视犯事官员逍遥法外?

    朝堂诸公就眼睁睁地看着帝国吏治就这般被败坏?

    皇帝陛下就甘心帝国的基业被此等贪腐慢慢腐蚀,从而危及皇室统治?

    一时间,整个社会舆情顿时沸腾起来,各种批评的言论直指国内官场,大肆抨击官员的贪渎和大理寺的不作为,甚至还有矛头指向内阁,认为郢州贪腐是有背景更为深厚的“朝中大员”庇护,存在可耻的利益输送链条。

    在这种情势下,若说皇帝陛下毫不知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谁知,总理大臣韩清山却说陛下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陛下的表现有些不正常呀!

    年轻人遇到社会不平之事,难道不该义愤填膺,气冲牛斗,然后直接下场以抒胸臆吗?

    “陛下会做出如何反应,我等姑且不论。”韩清山缓缓开口,“现目前,我们需要尽快平息这场喧嚣沸盈的社会舆情,重新挽回内阁政府的形象。故而,邀请诸位前来议一议,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出来。”

    “阁老,此番舆情汹汹,我民政事务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薛永东沉声说道:“报纸、书刊、话本、等之类的审查权在我辖下的新闻审查司,却怠于其职,未能及时将郢州贪腐案的新闻报道截获下刊,以至于造成现在这般情形。”

    “事已至此,就不要朔及职责问题了。”韩清山摆摆手说道:“亡羊补牢,未为晚已。且说说,接下来我们内阁如何应对。”

    “阁老,我以为,当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