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飞龙在天

    第177章飞龙在天 (第3/3页)

破坏一批石柱,这种结果就让这批箭矢的存在意义变得更加的复杂。

    这些石柱虽然是陵墓的外部结构,看似与陵墓之内的机关没有任何的联系,但谁又能够肯定,这些石柱真就只是一些普通的石柱呢?

    想想之前出现的图标复制事件,这就说明其中的有些石柱可能比预想之中的要重要很多。

    让黄教授先整体分析一遍吧。

    或许,这些被破坏掉的石柱,就是青龙七宿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些星辰,也代表着一些非常重要的隐喻。”

    白宁的猜测让江映雪无法反驳,如果石柱的破坏真的代表着某些变数,一旦他们脚下的密集箭矢来一轮齐射,也不知道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

    “各位老板,黄教授让你们马上停止施工。”

    派出去寻找的人员刚刚出发,刘诚那熟悉的巨大嗓门就在不远处嘹亮了起来,看样子,是过去研究铁箭的黄教授也发现了一些什么。

    对此,江映雪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白宁,对于他的敏锐嗅觉和谨慎态度再次表达了一些意料之内的欣赏。

    稍等片刻,气喘吁吁的黄教授在刘诚的搀扶下便快速赶了过来。

    “各位,你们看看这根铁箭,其材质并非是一般的熟铁,而是混有稀有金属的特种钢材。”

    气喘了半天,黄教授才堪堪开口,并示意一旁跟着的保镖将两支铁箭分别递给江映雪和白宁。

    之前的第一块石条上就插有一支铁箭,黄教授正是发现了这个,才去箭矢落地的地方去研究的。

    如果说一根铁箭含有稀有金属,这还能解释为巧合,但大量的铁箭就像是同一炉钢铁里面所炼出来的工业品,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如此高超的金属冶炼技术,足以说明西王母使其的相关技术有多么的厉害。

    这种厉害,不仅局限于冶炼技术,还包含有矿物的识别和开采技术。

    虽然这种东西在当前十分的普遍,但放到几千上万年前的上古时代,这就会让其于不经意间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越王勾践剑、秦始皇兵马俑坑之中出土的青铜剑,这两样东西,一样是铸剑大师的杰作,一件则是秦国军工的流水线产品。

    这两者所拥有的防氧化技术,越王剑是硫化铜技术,秦剑则是铬盐氧化处理方法。

    其中的铬盐氧化处理方法,自从失传之后,直到1937年才被再次发现。

    1937年,距离元素周期表被提出已经过去将近七十年的时间,化学的繁盛程度可想而知。

    金属锻造,看似是冶金业,是材料学,但若是缺少了必要的化学知识,其实和古代方士炼丹差不多。

    运气好了,瞎碰一些秘方出来,运气不好,也能折腾出火药炸死个人。

    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技术极其发达,这其中可能有先民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也可能,带有一些令人遐想连篇的远古传承在其中。”

    这些合金铁箭,使得白宁再次联想到之前的兵马俑坑秦剑。

    青铜器从出现到繁衍到巅峰,虽然也经历了一千多年,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就已经趋于顶峰,很多的青铜器,就算用现代的技术也很难复原。

    这种成体系的技术,近乎于骤然出现,特别是在生产力如此低下的奴隶制社会,这很难不让人遐想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