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义军

    第二章 义军 (第2/3页)

明面上的规矩,他能感受到那位督帅对他们这些都统的防备,好似生怕他们将其取而代之一般,就算立下大功,对方也未必会给。

    听着帐外的嘈杂声,陆玄有些惆怅,也有些茫然。

    其实如果有得选,陆玄绝不会选这条路。

    穿越后陆玄其实也是有想过走仕途的,毕竟就算这并非华夏历史上的朝代,但无论风俗还是文化,与华夏古代其实并无太大区别,有着现代见识的他,玩转这个时代还不是轻轻松松?

    显然,事情不可能这般简单。

    这时代想走仕途要看出身,在现代,就算有各种潜规则,至少还给底层人留了几分希望,但在这个时代,出身贫寒,想要走仕途,几乎是不可能的。

    别说他没读过这個世界的经史子集,就算倒背如流,乡试你都不一定能过,竞争者太多了。

    而更叫人绝望的是,就算你满腹经纶,跑去考乡试并且考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你的考卷绝对会被改名字,或者是县太爷某个远房子侄,更有可能是被当做利益交换,成了其他地方乃至朝廷官员子侄的晋身之资。

    上辈子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有人拦轿鸣冤,并且还成功了,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或许有可能。

    但在这里,抱歉,别说你见不到,就算见到又如何?

    官官相护听来简单,但深层次来讲,你去找的官员,可能就有什么把柄在你要告的人身上,官场就是这样,大家互相捏着对方的把柄,倒一个,可能拉出一片,所以遇上这种事,所有官员的第一反应就是摁下去。

    没错,是所有,数一数华夏历史上清廉且能做成事的官员有几个?而从古至今官员又有几何?

    当然,不是说除这些外就一个都没有了,但大都郁郁而终,没留下名字,也插手不到民生上来,最后能混出头的,就史书上能看到的那几个。

    万分之一的概率都没有,凭什么落在伱头上?

    至于陆玄为什么这么清楚?

    他之前见仕途难走,便想经商,虽然地位不高,但好歹衣食无忧,走商的时候遇到过这么几个寒门学子,年轻时满腹才华,闻名四方,苦读十年,满怀信心想要凭借才华踏上仕途。

    可惜无一例外被现实催垮了,有的一蹶不振,有的干脆直接疯了。

    如果没有这场起义,陆玄走商或许也能有所成就。

    虽然艰难,但送钱、结交人脉这些基本社会生存学他还是会的。

    两世为人,他已经见识过社会的黑暗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