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发出邀请

    第二十七章发出邀请 (第2/3页)

雪燕的助理陈英,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吧?你唱的实在是太好了!”陈英将手机放入口袋,激动地给徐松鼓掌。

    ......

    保姆车里的唐雪燕,正想给陈英打个电话,车门拉开,陈英红着眼眶坐了进来。

    唐雪燕轻笑道:“陈姐,没找到徐松,你也没必要哭吧。”

    陈英摇头:“雪燕,没想到徐松竟然是一个大牛!”

    唐雪燕:???

    陈英也不废话,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点开了刚才录的视频。

    虽然视频没有一分钟,但录下的正是徐松最动情的时刻,也是歌神共情的巅峰时刻。车里一共坐了四个人,慢慢地连呼吸声都在消失,因为谁都怕惊扰了这样的歌声。

    视频播放完,车里陷入了寂静,连陈英都还在细细回味,何况是初听的另外三人。

    最后还是司机大哥打破了僵局,有些歉意地说道:“不好意思,我心里堵得慌,想下去抽根烟,我都三年没回家见父母了。”

    “雪燕,这应该是第一首完整为一首古诗词谱曲的歌吧?我记得很多类似的歌曲,诗词都是拼接的。”陈英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唐雪燕摇头:“我不确定,但这肯定是词曲相结合最完美的一首。毕竟这种形式连那四个曲爹都不敢尝试,其中的难度你就可想而知了。”

    她怕陈英听不懂,于是解释道:“诗词是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古诗词已经有了原作者完整的意境,那新谱的曲不仅不能喧宾夺主,还要与诗词相映成辉,浑然天成。作曲人有这能力,还不如另外给曲子配一副新词,塑造一个新的意境更容易契合些。”

    陈英点头:“我明白了,雪燕你的意思是说,徐松比曲爹厉害。”

    唐雪燕清冷的脸上浮起一丝微笑:“我可没这么说,妙手偶得的奇迹不是没有。对了,你拿到他的联系方式了吗?”

    “嗯,拿到了。”陈英点头,“要不我们先把他这首歌买过来吧,我觉得比《葬花》好太多了。”

    唐雪燕犹豫了一下,然后摇头:“这首歌不适合我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