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人心变化

    第36章人心变化 (第2/3页)

崔掌柜,那几本书看完了,再买几卷深奥些的道经。”

    “差爷这般勤奋,莫非打算授箓入道,回转为良籍?”

    崔掌柜解释道:“不是有意打探差爷心思,而是想要授箓入道,考验的典籍多为新作,不同道观亦有侧重方向。”

    贱籍并非不能提升为良籍,做道士、和尚就是方式之一。

    僧道属于方外之人,朝廷有诸多优待,譬如免除徭役、税负,譬如道牒僧牒可当做路引。

    贱籍拿到道牒后,等于出家舍弃了先前身份,再去衙门办理新的户籍黄册,拿到的就是白身良籍。

    大抵是先出世再入世,就将身份洗白了!

    不过拿到道牒僧牒并不简单,朝廷每年给各道观、寺庙一定名额,需要通过道经佛法考试,重重竞争才能出家。

    各处道观考教的典籍不同,所以崔掌柜才会说,需要针对性的看书。

    李平安摇头道:“暂时没有这个打算,只是对道经有兴趣。”

    “那就读先贤古籍,并非是今不如古,而是先贤古籍更接近于道。后人阐释难免掺杂私货,经历一译二译三译,许多新作已经偏离初衷了。”

    崔掌柜说了几卷书名,让伙计取来。

    “差爷与苏公子相熟,往后买书一律八折,合计三十二两。”

    “多谢掌柜,咱也沾沾苏公子的文气。”

    李平安话音落下,忽然听到嗤笑声。

    “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三流诗人,连乡试都考不过的秀才,也好意思说文气!”

    说话的是个削瘦书生,看模样二十来岁,身上长衫洗得发白,衣角还有几处缝补痕迹。

    “王兄,莫要这般言语。”

    旁边中年书生劝说道:“你我与苏兄相熟,看过他写的文章,先前还对他还多有推崇,今年必能高中。”

    “当然能高中!”

    青年书生嘲讽道:“听说东宫举办宴会,特意请苏明远去作诗,有了太子做靠山,高中岂不是轻而易举?”

    “说不准还能连中解元、状元,成为北方二十年来第一人!”

    “咳咳咳,慎言慎言!”

    中年书生连忙打断,唯恐同伴口无遮拦,连带着他都受牵连。

    当今陛下已经七十有二,即使青年时武道有成,也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