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

    第四十章 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 (第2/3页)

食的私田,另外一顷田为公田,实际上就是相当于交税。”

    “那个时候的生产力并不怎么样,都是用名为耒耜的工具一点点翻土,只凭一户人家是无法完成,所以只能结成八户人家出十几个二十几个壮劳力,喊着号子齐头并进,家中妇孺聚在一起做饭送水……这就是当时受限于生产力而结成的协作的生产关系。”

    画面上随着李清的话语逐渐浮现出先秦时代耕作的画面,李世民看着那热火朝天的影像,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而牛耕以及铁质农具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哪怕一户只有单个的壮劳力农民,也可以耕种足以维持生计的土地,因此井田制协力耕田的最大意义不复存在,也因此新的生产关系形成,农民以户为单位佃种地主的土地,按照比例来缴纳地租。”

    “由此也诞生了新的阶级,是为地主阶级。在两汉时期称为豪强地主,在魏晋隋唐时,称为世族地主……而李哥你,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地主头子,是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李清说到这里,揶揄地伸手指指李世民。

    “那这些和王朝周期律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世民听是听明白了,但是二者之间的联系却没听明白。

    “这还不好理解?按照阶级叙事的观点,地主和农民属于两大对抗阶级,在王朝初年,两个阶级之间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当地主与农民之间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时候,特别是由于封建政权的苛征暴敛,导致大量的农民走投无路,进而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王朝覆灭。”

    “每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新的王朝重新进行着这一循环,就像是一个死结一样。”

    李清的观点足够新颖,也足够振聋发聩,李世民几乎是一点就透。

    “所以,贤弟的意思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改变王朝周期律的死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