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仁义榆山贼

    第37章 仁义榆山贼 (第3/3页)

就谁管,反正他不管!

    谁知这群农人狡狯,在山寨后方不远处,自行伐木造屋,开垦土地,硬是在那里住下了。

    碍于李鬼之前的禁令,山寨中人也不敢驱赶他们。

    李鬼知道此事之后,骂了几句,便不再理会,随他们去了。

    待得秋收过后,榆山之上已经有数千人口,除了千余汉子之外,还包括他们如今的家小,也都在山寨之中居住。

    本着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想法,李鬼给所有立了功的山贼都配了婆娘。

    虽然沂水县今年因榆山寨之故,家家丰收,人人安居乐业,但沂水县周边依旧有大把活不下去的穷苦农家。

    榆山贼的名头虽然难听,但仁义之名远播,那些活不下去的穷人,把女儿嫁给榆山贼,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不需要什么媒婆介绍,穷苦人家只要带着女儿赶路走到山寨之下,在税关那里把女儿留下,自然可以带着一笔丰厚的“嫁妆”回去。对外便说,女儿被榆山贼劫走了,官府总不能去找苦主的麻烦。

    但实情如何,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榆山寨只要捞到婆娘便好,也不在乎这些虚名。

    为了确保这条“娶亲之路”畅通,李鬼带人在县内官道附近反复扫荡,把一切豺狼虎豹毒虫猛兽都清剿了个干净,顺便还把路给修了修,灌木丛之类的都清理掉,泥坑都填平,让行人走起来更方便。

    至于因此而引来了大把的商队,则是意外之喜了。

    税关终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定额收税,赠送完税旗帜一面,可在县内自由行走,不用担心被劫。

    若有胆敢不给榆山寨面子的,正好让李鬼的大斧发发利市。

    虽然一切进入了正轨,但沂水县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地方,能够收上来的商税还是少得可怜,实在不堪维持山寨使用。

    没办法,李鬼只好再想办法劫富济贫。

    能清剿的富绅都已经替天行道过了,逃入县城里面那些,家也都被抄没过了,实在是无毛可拔。

    拿着朱富制作的“百富榜”仔细斟酌半晌之后,李鬼目光最终落在了榜单最后那些地头蛇的名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