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 18 章

    18 第 18 章 (第2/3页)

    这别院没了主人,就此尘封,唯有苏婆婆并着几个阮家旧仆仍在守着。

    直到三年前沈裕回京,才又添了几分生机。

    沈裕少时也曾随着母亲礼佛,可自漠北归来后,便再未踏足过佛堂,也就苏婆婆隔段时日会来亲自打扫,再添柱香。

    夏日雨水丰盛,石阶角落已经生了青苔,墙角经了这些年风吹雨打,痕迹斑驳,透着些沧桑之感。

    容锦踏进佛堂,只见苏婆婆正跪在那杏黄的软垫上,双眼紧闭,嘴唇无声地开合,应是在虔诚地默诵佛经。

    她并未出声打扰,轻手轻脚地上了柱香后,也在一旁跪下。

    苏婆婆听到衣裳窸窣的动静,便知道是她来了,诵完最后一段佛经睁了眼,迟疑道:“公子的病情如何?”

    “已经暂且稳定下来,”容锦并不敢将颜青漪的话如实转述,措辞委婉了许多,“婆婆放心。”

    苏婆婆抚着心口,念了声佛。

    容锦见她似是脱力,上前将人扶起,轻声细语道:“公子吉人自有天相,您且放宽心,也要留意自己的身体才是。”

    “我老婆子活到这个年纪,也享足了福,可公子他受了那么多苦……”

    苏婆婆跟在沈夫人身边几十年,是亲眼看着沈裕从牙牙学语的可爱孩童,到意气风发的少年,再到如今这般境地,焉能不心疼?

    再者,沈将军与夫人只余了沈裕这么一个儿子,他若是再有个三长两短,两人的血脉可就真要断绝了。

    苏婆婆半靠着容锦,由她搀扶着下了台阶,叹道:“好孩子,你是个妥帖的,平日也别总是在细柳院闷着,去公子那里帮着侍奉一二也好。”

    苏婆婆从前叫容锦侍夜,就怀了三分“撮合”的心思。

    虽说自家小公子从黎王府领回容锦,不过为了推拒赐婚,可她也了解小公子的脾性,不说旁的,他看容锦至少是不嫌恶,甚至说得上顺眼的。

    若不然,压根不会将人留在别院。

    那时苏婆婆是想着,无论容锦出身如何,若真能引着沈裕尝了男女之事、食髓知味,不再总是一副堪破世俗的模样,也未尝不是一桩好事。

    到如今相处下来,她倒是真觉着,容锦是个很不错的姑娘,招人喜欢。

    容锦隐约猜到苏婆婆的心思,含糊不清地应了声。

    她的打算与苏婆婆不尽相同,但这句话,也算是给了她顺理成章往听竹轩去的理由。

    晚间回到细柳院,容锦吃了些点心,梳洗后便歇下了。

    她原以为自己会很快睡去,但兴许是午后在沈裕那边睡过的缘故,竟没多少睡意,辗转反侧间想起沈裕的病。

    若是他真出了意外,今夜没能熬过去……

    那她便没有束缚,也不必战战兢兢,担忧着沈裕有朝一日会对自己下毒手。

    这种想法不知不觉浮现在脑海中,容锦按了按胸口,只觉着心跳如擂鼓。

    可下一刻,却又没来由地想起傍晚昏黄的夕阳下,佛堂摆着的那尊鎏金泛红的佛像,慈祥而庄重地注视着她。

    容锦被这两种情绪左右拉扯着,一宿未曾睡好,第二日天才亮便起身了。

    她没再像庙市那日专程打扮,换了袭家常穿的齐腰襦裙,墨发绾成寻常发式,只插了两根扁簪。

    苏婆婆见着后,颇不认同地摇了摇头:“旁的姑娘在这般年纪,都变着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