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向远方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八章 向远方去 (第1/3页)

    老汉喝了口茶水,说道:“这木刻诗是按我大儿子寄的信上来的,老汉我也看不懂,好在信里写了,小先生不要嫌弃乡里人嘴笨,老汉我给你背一背。”

    成运看着闭眼背信的老汉,坐直身子。

    没有背家长里短,直接从诗句来历开始背起。

    毕竟六年背一封信,老汉还是很自信倒背如流的。

    安静听着,老汉有几滴眼泪在脸上的沟壑里,滑在灰白胡子里不见了。

    成运没见过圣人,不知道圣人教书读书是个什么场景,但一定比不上小摊老汉背大儿子的家信。

    恍然间好像看到一幅画卷。

    一年轻汉子盘膝坐地,大声喊着写给家里的信,让会写字的人好好记下。

    写信人渐渐模糊成老汉的样子,与年轻汉子同时念着,一字一句分毫不差。

    不过一人大声笑着,一人沉默哭着,哭了六年。

    成运默默记下了,一场不知道为什么打的仗,现在还在三个地方打。

    诗出其中一个战场,叫汲龙疆域。

    那边有座山,奇形怪状似蜂窝,能从这头看见那头透过来的光,整体又像埋怨孩子的老妇人,被那里的人叫怨子山。

    怨子山还有个奇特处,白天好像能拦着阳光,晚上又散发着淡淡的红光。

    午时至未时可以透过山看残缺的太阳还不晃眼睛,亥时到子时可以通过红光看月亮。

    那片疆域也很是神奇,仙人们用的武器丢在那里就会慢慢锈烂,但死去的尸体只会风干一直存在。

    有个叫举盘人的读书人,三十年前游学,写了这首诗,被人赶了出去。

    成运听罢,想再吃碗面,而且得下着肘子。

    老汉睁开眼喝了口凉茶,问小先生,“老汉我背得没问题吧,如果哪里不通顺,肯定是我记错了。”

    成运摇头,说语句通顺,比自己看的有些书还要真切。

    老汉藏不住喜悦,说自己大儿子六年前丢在了那地方,官府上来人给了一百两银子,也不说清大儿子咋样了。

    不敢告诉小儿子,拿出八十两让在城里的小儿子做个营生,剩下的钱老两口吃饭买棺材用。

    要不是年龄大了,家里还有个老婆子,早挑着扁担找儿子去了。

    现在只能守着家里的祖宅,说是祖宅,和其他村里的土房子没啥差别,就是弄了个小隔间,好祭拜下大儿子的灵位,毕竟一封信来来回回背了六年,不敢有多余的念想。

    看对面小先生又要碗清汤面,老汉笑着说不用担心自己。

    成运摇头,真想吃,还是和老汉一起吃,拿出根食坊楼的烟熏肘子,分一半给老汉。

    说了句您家的肘子有点咸了。

    老汉气笑,坐下和小先生一起清汤面下肘子。

    确实比老婆子做的好吃点,也只是一点。

    回去得好声好气地让老婆子少放点盐,盐也贵不是。

    成运吃罢,之前的壶喝干净了,多讨了碗凉茶,问老汉能不能让自己抄下来木刻上的诗。

    老汉感慨不亏是读书人,有礼节,拿走都行,但是得付木头钱,好让自己再请师父刻一个。

    成运还是抄下来了,无他,木头比较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