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第四十二章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第2/3页)

我说是他运气不好,自作自受!”

    邓伯连续被两个疯子当着面怼,隐隐觉得血压有些高,用拐杖用力杵地:“现在是和联胜的话事人死了!以后外人怎么看我们和联胜?”

    “只是死了一个话事人嘛!我不是话事人?当初就是为了怕一个话事人扑街,社团群龙无首,才选两个话事人的。

    阿乐扑街了,更加说明当初选双话事人是个英明决定啊!”

    大D梗着脖子,有一句他就回怼一句。

    “那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实在听不下去的北角大佬开口说道。

    “当然不是,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再选出一个话事人,顶上阿乐的位置,不然和联胜五万人,我一个人好辛苦的!”

    大D这招不得不说,直接把矛盾彻底转移,堂口大佬们瞬间眼前一亮。

    是啊!林怀乐这扑街是挂啦!那又怎么样?又不是我契爷!

    现在话事人的位置空出一个,才是正经事!

    大家都有份选!

    怎么早没想到,再选一个话事人,又有大佬要出来拉票,给他们送钱。

    大D也说了是阿乐犯门规在先,现在被别人做掉,也是他自作自受。

    况且不管怎么说,A货义也自己人来的嘛,现在又有钱,有人,整个江湖都知道他最猛,边个敢看不起和联胜?

    自己人打自己人反而让人看不起!

    串爆对搵水这种事情积极性很高,装模作样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邓伯,我觉得大D说的有道理!是应该在选一个话事人,顶阿乐的位置,你觉的呢?”

    邓伯罕见的没有直接反对,而是反问道:“你们觉得串爆说的有没有道理?”

    “串爆说的也有道理的,现在我们和联胜是双话事人,这一届话事人任期才过去几个月,总空一个位置,让他别的字头知道,会笑我们和联胜没人。”

    一位大佬辈的见没人回应,便起身开口。

    邓伯一边听一边点头,慢悠悠拄着拐杖坐回到唯一一张椅子上。

    “阿乐当上话事人已经有几个月了,就算选出新的话事人,和其他历届的话事人比会少几个月,这对新话事人不公平。”

    “我看不如这样,除了想出来选的堂口大佬,阿乐的契仔里也挑一个出来选。

    选出来新话事人,阿乐原来的地盘和生意也都归他,既然接了阿乐的位置,就要带着大家打A货义,你们看怎么样?”

    几个有实力参加下届选举的大佬,回味着邓伯的话,皱眉思索。

    话事人的位子不能连庄,最多坐两年,要是接任阿乐的位置,就会少几个月的任期,确实很不划算。

    A货义已经和字头闹翻,他下一届一定没机会出来选,那下一届的两个话事人,他们都有很大几率选中。

    串爆和邓伯这两个老家伙一肚子坏水,说选了话事人,接了林怀乐的位,就要带大家一起打A货义。

    A货义有这么好打?

    这家伙窜起来不过几个月,不说别的!

    挂在他手上的字头坐馆都有两个。

    现在的A货义风头这么旺,手底下还有三眼,阿华这些猛人,各个够恶能打,油麻地和铜锣湾的地盘有一半是他们打下来的。

    现在又加上号码帮的阿武,出了名的要钱不要命。

    最关键是这个扑街又有钱!

    两千万借兵,百万花红,出手大方随便!

    怎么打?

    考虑完这些,他们直接浮现出同一个想法,算了,还是下届再出来选吧。

    几个有势力的堂口大佬,默默闭紧嘴巴,不打算在掺和这件事情。

    林怀乐的这碗剩饭不好吃啊!搞不好会吃死人!

    其余几个势力不算大的堂口大佬,倒是有些心动,他们的势力没别人大,下一届出来选一定没他们的份。

    要是现在出来选,虽然任期少了几个月,但是好歹有机会上桌,要是错过这个机会,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那才叫惨!

    至于,选上新话事人之后,要带人打A货义?

    选上再说啦!

    几个想出来选的大佬已经顾不得以后,被林怀乐留下来的地盘和生意迷花了眼。

    “你们回去想想,有哪个想出来选的,就打电话给我。”

    今天和A货义虽然谈崩,但是除了邓伯以外,其他人都很满意。

    串爆走在人群最前面,领着大家走出了佛堂,人群迅速被分流一样,三处成群的分成一堆堆小块,各自找地方商量。

    佛堂里只剩下大D和邓伯两个人大眼瞪小眼。

    “我没想到,再选一个话事人出来这种话,是你第一个说出来。”

    大D不屑的撇着他:“你以为,我会趁机把和联胜变回一个话事人?”

    “社团是不会让一家独大的,要是你真的想这么做,我是不会答应的!”邓伯平静的看着大D说道。

    大D轻蔑的笑这,边走边嘲讽道:邓伯!现在你就是让我一个人当话事人,我都不当,我当话事人才多久,O记的茶饮的我膀胱都爆啦!”

    邓伯反驳道:“古惑仔是麻烦的,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