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apter1

    1 Chapter1 (第2/3页)

    水疗最初目的是为了健康,后来成了上流社会的社交手段之一,从英国到风靡到整个欧洲。

    班纳特夫妇不知水疗理论是否正确,休谟对此报以怀疑态度。

    奈何,四女儿的智力低下没有其他有效治疗方式。把人送到斯卡伯勒镇疗养,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利大于弊。

    海滨度假镇的客流量大,人们不会探究每个旅居者的底细。

    常有身体虚弱者入住,不与外界接触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有助于隐瞒秘密。

    班纳特夫妇在临海小镇长期租借了一套房屋,贴身照料原主的女佣是从休谟家借的老伙计苏珊。

    十几年来,苏珊为休谟守住女扮男装的秘密,可信度非常高。

    夫妇俩没有随着四女儿移居,每逢假日才去斯卡伯勒镇探望。

    绝大多时间,在朗博恩与其余五个女儿一起过乡村田园生活,平静到似乎从未发生过任何惊心动魄的事。

    是五个女儿,不是三个。

    班纳特太太难产后身体一度受损,但不像她想的难再怀孕。

    在原主出生后的第三年,班纳特家再添一个女儿凯瑟琳,其后一年又有了小女儿莉迪亚。

    对外声称唯一的儿子身体孱弱,送去了海滨小镇疗养。何时归家,要孩子看身体什么时候能痊愈。

    海滨浴场备受上流社会的追捧,其所在地的沿海小镇房租与花销偏高。

    原主的疗养费用销谈不上奢侈,但也让班纳特先生给其他五个女儿存下大笔嫁妆的计划打了折扣。

    没人提出停止疗养。

    或怀着一丝微弱希望,让这样的生活过了七年。

    直到原主十四岁生日之后的一个月,6月22日仲夏夜,她因流感而持续高热,不治身亡。

    布兰度不知道为什么会借尸还魂。

    也许能参考莎士比亚所记的英国民俗传说,仲夏夜会发生一些无法解释的奇幻事件。让她不只跨越了几百年的时间,更跨越了空间。

    即便上辈子对西方名著的兴趣不大,却听过几段班纳特一家相关故事。除了原主之外,都是《傲慢与偏见》中的角色。

    这个世界却与名著描写有明显出入。

    且不说班纳特家女儿们的年龄差与书中不同,就连所在背景时代也不同。

    书中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属于英国乔治三世统治时期。如今却在乔治四世晚年的1829年。

    另外,两个世界的时代发展趋势相似,细节处有不同。

    举例一个时间节点,曾经读过的史书记录英国议会第一次改革在1832年,而这个世界在1829年的夏季,也就是一周前刚刚宣布了议会通过改革法案。

    见微知著,不能搬硬套前世所知去认知这个世界。

    一股令人食指大动的香味从烤炉中飘了出来,布兰度的回忆被打断。

    迷迭香烤鸡能出炉了。

    “苏珊,有劳了。”

    布兰度向厨房里的女佣苏珊示意,“可以开饭了,请上菜吧。”

    晚餐当然不只烤鸡,蔬菜、布丁、菌菇汤等由苏珊辅助完成烹饪。

    苏珊看着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再看向认真冲洗双手的布兰度,又瞥见窗外霞光遍天,忽然就红了眼眶。

    上帝作证,多么美好的黄昏啊!

    夏日,鸟语花香的乡间别墅,温文尔雅的小班纳特先生亲自下厨,为了老师烹饪可口的食物。

    一张长桌,两个人,日落点灯,安静又惬意地共进一顿脉脉温情的晚餐。

    可惜,平淡的美好匆匆易逝。

    苏珊在休谟家做了十五年女佣。九年前,又被委以重任来照顾小班纳特先生。

    说是佣人,主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近似亲情的感情。她知道休谟时日无多,像是今夜的寻常晚餐吃一顿少一顿。

    越想越鼻酸。

    苏珊飞快地用手帕擦了擦眼角与鼻头。自己失态了,没控制住哭了。

    布兰度体贴地没有戳穿苏珊的流泪,装作一切如常地离开厨房,更换了一套衣服进入餐厅。

    点一盏自制香薰蜡烛。

    须臾,苦橙与白兰地的气味在室内隐隐浮动。

    甘甜、略酸、微醺的香气混合,编织出一场黄昏美梦。

    布兰度请休谟先入座。两人没有谈话,优雅地用刀与叉分割着食物送入口中。

    任由落日余晖斜照散落在墙角的钢琴上,仿佛能听到夕阳正奏响一曲无声的贝多芬《命运》。

    休谟已经吃不下多少食物,面对外焦里嫩的香喷喷烤鸡,她有心无力。特意进程放慢了进食速度,等布兰度一起结束晚餐。

    餐后,两人相对而坐。

    桌上,一杯是柠檬水,另一杯还是柠檬水。这与英格兰人喜欢品尝餐后酒的习惯不符。

    这样寻常的夏日,空气却有点安静。

    休谟在几秒钟后率先打破沉默,犹如过去两年多的悉心教导。

    “小班纳特先生,我知道你不喜欢酒。但离开斯卡伯勒之后,在外用餐时有必要的话,不妨点一杯酒。你知道的,英格兰大多数人都好酒。”

    布兰度点头,“请放心,我明白什么场合做什么事。”

    休谟又道:“我给几位熟人写了推荐信,你有需要的话就酌情投出,也许能为你报考大学增加些聊胜于无的助力。”

    布兰度郑重道谢,“谢谢老师,我会妥善使用的。”

    休谟再道:“还有,别忘了书房里上锁的行李箱,务必一并带走。里面有着各种伪装道具,护胸、假胡须、假发以及临时推迟月经药方等等。虽然你已经掌握制作方法,但我还是给你准备一套。”

    说到此处,休谟恍神片刻,随即叹了一口气。其实,以上那些话她早就说过了。

    “没想到我居然也有啰嗦的一天,这些事完全不必重复交代。这两年,我早把能教的都教了。你一触即通,我应该放心了。”

    布兰度丝毫不觉休谟唠叨,善意的谆谆教导可遇而不可求。

    “学生能够迅速掌握知识技能,与老师的擅于教学密不可分。您的教导功不可没,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就算是重复的话语,也能令我感悟新意。”

    “哈——”

    休谟被逗笑了,“那么你有什么新的领悟?”

    布兰度:“再次牢记行动准则:顺势而为、有备无患。”

    休谟点了点头,随后又笑着摇头。

    “不,有一件事,我不敢居功。那些含糖量颇高的话术,完全是你的天赋异禀,与我的教导无关。我只教了你如何变装、一些药理与礼仪,与一些许动刀动枪的小技巧罢了。”

    早在三年前,休谟因为心肺受伤退役回到斯卡伯勒镇度过余生,没想到两年前的仲夏夜见证了奇迹发生!

    布兰度清醒后表示过去那些年大脑好似蒙上一层迷雾,人对外界有一些感知,但傻傻地无法正常表达。

    仲夏夜的高烧让脑子烫到极致,等热度退去,原本阻碍认知表达的隔膜也消失了。

    休谟从医多年,没见过这种案例,只听过几段神乎其神的类似传闻。

    医学原理不为人所知。相传,有的病人在熬过令人濒死的高烧后,原本的恶疾会不治而愈。

    似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中创造了一场奇迹。

    那可以解释为上帝的赐福,但赐福给布兰度的真是上帝吗?

    硬币有两面。

    当你承认了上帝的存在,就要接受魔鬼的存在。

    幸而,布兰度清醒在十九世纪,不是此前猎巫行动盛行的时代。

    人们已经相信医学能发掘自然力量去创造生命奇迹,大肆追捧包括水疗在内的各种新鲜治疗手段,而不再动不动就怀疑病人被魔鬼附身。

    休谟心底却难免残存疑虑,但还是把布兰度留在身边倾力教导,完成早年对班纳特夫妇的承诺。

    然后,她就亲眼见证了布兰度以惊人天赋与万分刻苦的学习态度飞速成长。

    例如从一只土鸡也抓不到变为神枪手,例如从发音不流畅到自如地切换多种语言与口音。

    对多数人来说,别说只用两年,就是从小学起也达不到这种成绩。

    “我在现实里没见过第二个像你这样的天才,或许是我见识得太少了。”

    休谟感叹着,忽而话锋一转,直接跳转到另一个听上去全然无关的话题。

    “其他事看来无需多谈,只有一件事,我还要多提一句。有关我的遗产分配早就安排妥当,其中左轮的专利权收益尽数归你。

    是你独自完成了一次次实验,专利权本该由你独享,但之前挂了我的名下。现在要多转一道手续,给你增加了麻烦。”

    半年前,国际军/火市场上出现一款令人惊艳的「黑马」。

    首款实用型的左/轮被制作出来。

    不同于以往的手动转/轮,新款是待击发的击锤转动。这打破了市面上以燧/发/枪为主流的枪械不能连发的窘境。③

    这种技术突破震动枪械市场格局。

    除了休谟,没人知道知设计图出自在阳光沙滩旅居的布兰度之手。

    之前在申请专利时,以休谟与布兰度两个人的名义登记,而且主要利润份额记在了休谟的名下。

    此刻,休谟说的是专利收入问题吗?

    不,更有一层深意。

    枪,不分善恶,有区别的是使用它的人。

    休谟在靠近死亡时不得不多想,担忧武器设计者是不是暗藏着几分危险,当这个人越聪明就越危险。

    “噼啪!”

    休谟的此话一出,香薰蜡烛的烛芯突地闪了一闪火星,爆响了一声。

    墙面倒映出烛火的影子。

    一瞬间,火焰似乎被这个问题惊动了,它张牙舞爪地疯狂扭动,可在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