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Chapter3

    3 Chapter3 (第2/3页)

下,还要抓紧一切时间高强度学习。事有轻重缓急,她没空去朗博恩。

    因此,自穿越以来只和五姐妹见过一次,是今年元旦相处了十天。

    去年元旦本来全家要相聚,但凯瑟琳在出发前突发严重腹泻,等她缓过来后也不宜长途旅途。

    班纳特夫妇临时变更出行计划,让年长的姐姐们留下照顾妹妹,只有夫妻俩来到斯卡伯勒镇。

    再说早前班纳特夫妇特意叮嘱让五姐妹不要打扰在海滨治病的“兄弟”。原主神智有碍,只学会了简单读写,一旦回信就会暴露病情。

    夫妻俩不愿让家庭头号秘密外泄,担忧孩子们一不小心说漏嘴,索性一开始就别联系。

    当布兰度穿越而来,让“小班纳特先生”恢复了智力。

    两年前,班纳特夫妇把好消息告诉家中五个孩子,也就不管几个孩子是否通信了。

    布兰度先后收到了来自简的信23封、伊丽莎白的信15封。今年元旦见面之后,玛丽寄来5封信。

    如此一来,即便仅仅相处了十天,这些信件足以让她大致了解姐妹们的近况。

    简的信,在布兰度清醒后的第一个月就寄来了,几乎每月一封。内容概括起来一句话——家中所有人都很好。

    不见她对于家庭成员有一丝不满,她看所有人都看优点,和谁都没矛盾冲突。

    字里行间能发现她的性情柔和善良,又惯于掩藏喜怒哀乐,一直保持冷静的态度。

    对于家教艾莎,简认为她教的园艺很有趣,能与自然亲近令人愉悦。

    伊丽莎白与大姐的性情不能说截然相反,也有很大不同。

    她自信大胆,对这个时代定义的完美淑女标准持怀疑态度。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更敢于直言不满。

    伊丽莎白敢直说母亲的不公平,一直偏心小女儿,更会直述母亲纵容妹妹凯瑟琳与莉迪亚的任性骄纵。

    那两个妹妹上课开小差是常有的事,弹琴练得磕磕绊绊,文法学得马马虎虎,但班纳特太太就觉得孩子还小已经很不错了。

    母亲的偏心不只于此。

    举个例子,五个女儿每年都会定期做新裙子。莉迪亚喜欢漂亮衣服,每次只要向母亲撒娇就会被允许多添置一条裙子。

    那种时候,伊丽莎白如果讲一句母亲做事应该公平,要买就让五姐妹一起买,情况会急转直下。

    原本班纳特太太笑着答应给小女儿多买一条新裙子,没有一句抱怨。

    在听到二女儿的话后,她的脸色瞬间晴转多云,开始絮叨她的神经又痛了,要养女儿真不容易等等。

    类似情况时有发生。

    哪怕最后是五姐妹有了一样数量的新裙子,但只要不瞎都能看得出来母亲对女儿们的态度不同。

    当然,家中也有伊丽莎白喜欢的人,喜欢大姐简的温柔,也喜欢父亲的学识。

    对于家教艾莎的到来,谈不上满意与否。既感谢艾莎教导的礼仪,认同这方面她的能力不错,但也认为她在别的学识方面有所不足。

    艾莎的阅读量比班纳特先生差远了,班纳特家书房里的书,她有很多都没听说过。

    不过,伊丽莎白承认艾莎钢琴弹得好,而不只弹琴好,性格也谦虚。

    不会像三妹玛丽,学会了一首曲子就要迫不及待地在人前展示。偏偏有些时候,玛丽着急展示又会弹错音调。

    布兰度看了来信,没有以此认定那是班纳特家的全部真实情况。

    首先谢谢伊丽莎白愿意说出真话,能讲出她认为其他人有什么缺点,也算显示出对“弟弟”的亲近。

    不过,眼见不一定为实,人难免会有偏见。或该说,要看到表象之下的深层原因才行。

    比如说玛丽为什么喜欢迫不及待展示琴技?是一味地卖弄才艺吗?

    布兰度见过班纳特一家人,玛丽相貌在一群美人中显得最普通。

    玛丽又是夫妇俩的第三个孩子,不像简与伊丽莎白接受了父亲几年的悉心教导,也不似凯瑟琳与莉迪亚有母亲的一些偏爱,她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相貌普通外加被忽视,这种童年让玛丽想要在人前表现自己的才艺,就是内心渴望获得关注。

    某些方面,原主与玛丽相似。

    原主被送到海滨小镇,哪怕在钱财上没有被亏待,但是亲情上严重缺失,某种程度也是被放弃了。

    玛丽之前没寄信来斯卡伯勒,直到今年元旦见了面,就保持着每月一封的频率通信,每次来信都非常厚。

    写她辛苦练琴的细节,写她读着大部头冗长的神学书,以及表述读书感悟到的一大串道理,还问“弟弟”有没有推荐书籍。

    布兰度清楚这位三姐有些自卑,所以才会在年初感觉到自己的温和态度后才迈出了接触的脚步。

    一旦玛丽开始寄信,就想一股脑地把她能说的话都讲出来,是因为家中没其他人会听,也是要找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