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hapter6

    6 Chapter6 (第2/3页)

  更因派系斗争被牵连被蓄意打压,本能获得第一的成绩,而被降至第一百九十八名。

    在这个腐烂透顶的地方呆了近两年,他表面上越不动声色,内心就越一天也不想多留。

    恰在此时,读到《法兰西文化报》上的招聘启事。

    登报人以颇为真诚的语调请人去英国担任家教,教授拉丁文、神学、法语或德语以及当地风俗。

    于连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可以说学以致用且专业对口。

    尽管他一万个不愿意再做家教,但这份招聘启事出现的时间刚刚好,他亟待脱离目前深陷泥潭的生活。

    这不是冲动选择,而带着一丝不可查的期待。

    从小没能幸运地体会美好的亲情,后来经历了一段无妄的爱情。

    在法国,他看不到正常向上走的任何希望。继续待下去,他会不会成为自己最憎恶的人?

    以前没有关注英国的情况,因为这份招聘启事,他特意去打听了伦敦的现状。

    英国议会改革了,选举权不再把持在旧贵族手中,而扩大到从事工商业的富商。

    或许,乔治四世治下的英国会比波旁王朝治下的糜烂法国好一些?

    退一步说,不得不承认一年三百英镑的高薪,是一个令人无法不心动的价码。

    于连发现也许英国能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一种不必违背本心,不必将内心与行为割裂开的生活。

    迈出了从未设想的一步,认真撰写求职信寄出。在收到面试通知后,立刻请假出国来到斯卡伯勒镇。

    不过,他也没有非此不可的想法。如果选不上,就退守神学院继续蛰伏。

    此刻,表现得从容。

    心里非常意外,没想到面试决定权不在班纳特先生手中。做父亲的不做主,而让孩子自行决定一笔三百英镑的生意?

    于连与班纳特先生交谈起来。

    然后,意外越发多了。

    这才知道报纸上的招聘启事居然是小班纳特先生自行发布。

    对此,作为父亲的班纳特先生没有气恼,更在为孩子的独立自主而自豪。

    这是一种非常陌生的家庭认知。

    于连见惯了独/裁式的父亲,那些男人不论有无本领,对妻儿的事都是自作主张,而完全不顾对方感受。对比而言,班纳特先生显得颇为开明,开明到只在自己的梦里出现。

    羡慕,油然而生。

    假如他的生父能有班纳特先生十分之一的品格就足够了,他就能拥有不敢奢求的温暖家庭生活。

    可以确定一件事,在班纳特家做家教,远比在雷纳尔市长家要令人舒适。

    哪怕后者的权力地位更高,但在品格上与班纳特先生是云泥之别。假如第一次做家教时,他遇上的班纳特先生,一切又会如何?

    应该会很美好。

    他能成为令人尊重的老师,而绝非被认为是卑贱的仆人。再之后,他能否通过真才实学,赢得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

    于连压下了没有意义的假设,过去已经发生了,但无法克制对于班纳特先生的欣赏。

    班纳特先生诚心赞扬:“索雷尔先生,以您的神学造诣来我家做老师,真的屈就了。您应该在罗马教廷获得一席之地。”

    一番交谈,班纳特先生主要询问了于连学术相关问题。

    得知于连在法国神学院进修,以往有过家教经验,再听他信手拈来宗教相关研究,又对各教派教义都了如指掌。

    班纳特先生原本因人外貌而起的犹疑全部消散了。

    他在真心赞美,认为于连来做家教是大材小用。

    正想要问一问布兰度在报刊上贴出的年薪究竟几何,就看到人出现在会客室的门口。

    布兰度眼见室内气氛融洽,看来短短四十分钟已让两人相谈甚欢。

    “父亲,午安。抱歉,没有提前和您说一声面试事宜,劳您费心了。索雷尔先生,有劳您久等了,欢迎来到英国。”

    “小班纳特先生,很高兴见到您。”

    于连起身问好,又一次生出了意外情绪。

    招聘启事与老班纳特的话语都没透露“学生”年龄多大。这才发现自己先入为主了,他要教导的不是十岁左右的孩子。

    更加令人惊讶,比起老班纳特恰如其乡绅出身的与世无争,真正的雇主布兰度有更多了不容忽视的矜贵气场。

    与自己厌恶的那些人不同,小班纳特先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傲慢,而有着仿佛能洞察人心的冷静。

    班纳特父子在外貌上能找到些许相似点,但在性情上只怕截然不同。

    于连暗暗琢磨今天的意外次数过多,快让他要对意外习以为常。

    班纳特先生没有离开,而向布兰度介绍起于连。

    中心思想就一句话,他支持聘用于连。这位应聘者的拉丁文与宗教学很不错,是找到专业对口人士。

    说归说,最后的决定权在布兰度手中。

    班纳特先生不认为布兰度未曾提前告知另找家教有不妥,那是布兰度自费请人,请谁都是她的权力。

    何况,早在自己把布兰度的教育权让渡给休谟时,他就默许了不过问相关事宜。

    还有一个小疑惑。

    虽然英国国教与法国天主教都信奉上帝,但在教义上明显不同。

    如为进入剑桥而学习宗教知识,布兰度请法国人来辅导,会不会偏题呢?

    班纳特先生没有在于连面前道出疑惑。既然布兰度同意于连来面试,想必早有打算。

    布兰度微笑着,耐心听着班纳特先生的夸奖式介绍。

    在今天之前,除了读过于连·索雷尔的自荐信,她对此人闻所未闻。

    她不会庸人自扰地猜想这人是不是上辈子某本书中的角色。

    反正没听说过,要不就是没这本书,要不就是她没兴趣的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