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最强的最后才出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九章 最强的最后才出场 (第1/3页)

    晴空万里,碧空如洗。

    许都东市的空地上,搭起了高台,正是举办月旦评的地点。

    招贤令发出后,引得各方人士纷纷前来,此时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既有来参加点评的各路贤士、文人,也有很多来看热闹的百姓,热闹非凡。

    “司空到!”

    伴随着一声吆喝,荀彧、郭嘉等人陪同着曹操,在许褚等侍卫的护卫下,登上了高台旁边的观礼台落座。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书童的搀扶下缓缓走上高台,他正是大贤郑玄。

    现场立刻安静了下来,等待着月旦评的开始。

    郑玄走到高台中间,向着台下众人拱手施礼:“在下郑玄,奉曹司空令,主持月旦评,招贤纳士。”

    “还请各位贤士依序登台,将自己所作的诗词歌赋,或字画典籍呈递,在下来一一点评。请。”

    郑玄端坐高台之上,月旦评正式开始。

    台下各方贤士,顺序登场。郑玄的点评极为精辟独到,得到点评的人无论是褒是贬,都是心悦诚服。

    曹操远远观望,看到不时有贤士被郑玄选中,内心十分欣喜。

    这次的月旦评看来极为成功,招贤纳士的目的达到了。

    曹操看到台下人群中,曹丕和曹植的身影,两人手中都各自拿着竹简。

    “看来子桓、子建两位公子,也准备上台接受点评。”荀彧低声对曹操说道。

    “许劭的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让我名扬天下!他们又怎会错过这个好机会?”曹操轻笑着回应。

    他在人群中继续寻觅,却没有看到曹彰的身影,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子文怎么没来?”

    “或许子文公子还在准备作品,才会姗姗来迟吧。”荀彧猜测道。

    曹操点了点头,虽然曹彰写出了三十六计和招贤令,给了他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吟诗作赋需要一定天赋,曹彰之前不喜读书,短时间内想要写出一篇能入郑玄眼的作品的确不容易。

    观礼的人群中,夏侯霸和夏侯涓兄妹也在其中。

    夏侯涓看向四周,着急起来:“子文哥哥怎么还不来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