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半老徐娘萧太后

    第二百九十八章 半老徐娘萧太后 (第2/3页)

李处温闻讯大惊失色:“萧干率军入城,定是萧德妃安排的!唉,我到底慢了一步!”

    这天,卧病在床的耶律淳,忽然看到一些黑色蝙蝠在瑶池殿里飞来飞去。

    可身为当事人的郭药师,却清楚地感觉到了,肯定是因为江鸿飞不放心他们常胜军,孙静才处理了常胜军。

    大臣们都同意这个对策。

    耶律淳制止道:“这是忠臣,不能杀啊。湘阴王若来南京,我只有一死,我已无面目与他相见!”

    所谓“湘”,是指辽主耶律延禧,因为他已被北辽政府降为湘阴王。

    是的。

    萧普贤女觉得,耶律淳的病情越来越重了。

    从那以后,耶律淳就像个裱糊匠,对大辽帝国这间四处漏风漏雨的大破屋不断地糊糊补补,期待它能坚持得久一点。

    他是辜负了萧普贤女,可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顿了顿,孙静又说:“今我水泊梁山已不同以往小打小闹,有些规矩该立了,那就从臣做起好了,至于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大可教刘娘子、贾娘子指挥,朱军事、陈国丈、公孙军师、吴军师、闻军师、徐娘子、汪娘子等人辅助,待收复燕云十六州后,国公培养的武将也就成长起来了,正好全面实施文武分治。”

    ……

    听说涿州也丢了,常胜军投降了江鸿飞,北辽天锡帝耶律淳一口鲜血喷了出去,然后就是一病不起。

    李处温见耶律淳病情愈来愈重,急忙派人暗中去通知契丹和奚族诸大臣,说陛下病情危重,请大家速来瑶池殿侍疾。

    另外,江鸿飞升郭药师为左卫大将军,赏赐灵钱五万缗。

    耶律淳不是不知道他对不起萧普贤女,为了大辽帝国,他将萧普贤女送到耶律延禧那里,被耶律延禧囚禁多年。

    直到第二天上午,耶律淳才悠悠地醒来。

    孙静一天都没在雄州多待,次日一大早就做船前往南方了。

    李处温含泪答应。

    “禁暴者以不杀为武,本仁义以行师;域民者以博爱为公,兼威怀而示德。江衍克笃前烈,恢前人燕翼之谋。兴念燕云,久沦胡虏,故家望族,散依四貊之酋;广谷大川,阻隶九畿之籍……”

    萧干对怨军进行了大规模整编,只留下两千人马,编为四营,分别由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四人统领,其余人马分散派遣到各路禁军之中。

    如今郭药师回头想想,可能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作为,才引起了江鸿飞的猜疑,也就是说,他们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其实,耶律淳并没睡,他实在无法入睡。

    北辽的番汉大臣接到通知后,全都陆续来到宫城瑶池殿开会。

    萧干立即封锁消息,对皇城实行戒严,矫诏群臣前来瑶池殿议事。

    其实,大殿里根本就没有蝙蝠,这只是耶律淳的幻觉。

    萧普贤女赶紧叫人在大殿里驱赶蝙蝠。

    这天是六月二十四日夜。

    郭药师急忙顿首回答说:“微臣乃夷虏远人,今日蒙天地大恩,誓死效忠于国公,即使蹈汤火,冒白刃,粉身碎骨,心甘情愿。不论何事,微臣必将以必死之心去办理。”

    可耶律淳刚将萧普贤女娶回来不久,辽国就开始内乱频发,后来,女真的联盟长乌雅束病故,阿骨打继任联盟长,称都勃极烈,辽金战争很快爆发,接着渤海国贵族后裔高永昌起兵反辽,占领辽东京辽阳府,自称大渤海皇帝,不久建国。

    江鸿飞深深地看了郭药师一眼,确认道:“你确定要走参谋道路?”

    这三支利箭都要射向燕京,燕京如何能保住?

    耶律淳慢慢睁开眼,望着半老徐娘的萧普贤女,忍不住去想:“我死以后,这美人不知便宜谁了,唉~~~!!!”

    在这道诏书中,江鸿飞将没照顾好常胜军的责任归咎于自己。

    接着,萧干和耶律余睹率军前来平叛,受命彻底解决怨军的叛乱问题。

    郭药师能猜到个中原委很正常,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常胜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时,阳光很灿烂,洒满了木格花窗,耶律淳觉今天头脑特别清爽,他让萧普贤女通知李处温前来觐见。

    很快,孙静就自己写了一道认罪奏折,请求致仕:“国公用臣不为不尽,任臣不为不专。缘臣薄祐,取戾阴阳,内积忧虞,外伤疲敝,扪心自悼,吊影生嗟,获戾天人,莫之可逭。倘许臣还印绶,退即里居,脱身于风波汹涌之中,收功于桑榆衰蹇之域,人非鬼责,少缓颠隮,永言此恩,是为终惠……”

    孙静笑着说:“吴军师在东南那里底子打得很不错,臣萧规曹随便是。”

    耶律淳称帝后,萧干推荐郭药师来燕京担任皇宫殿直,即皇帝侍从官。

    他们常胜军都已经投了江鸿飞,却张嘴效忠耶律延禧闭嘴效忠耶律延禧,这看似是忠心的表现,实际上却可以认为是对旧主耶律延禧“余情未了”,关键耶律延禧如今还没死,万一哪天耶律延禧从夹山复出回来招揽他们常胜军,那么他们常胜军是去响应耶律延禧的召唤,还是继续留在江鸿飞这里效力?

    关键,江鸿飞不是软弱的赵佶,哪会惯着常胜军的这些臭毛病?

    既然常胜军不全心全意地归附,那江鸿飞宁可花点小钱,一劳永逸地解决常胜军。

    北辽的大臣们来到皇城后,只见这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异常紧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