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畏威而不怀德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七章 畏威而不怀德 (第1/3页)

    一百余名俘虏被集中到了双顶山脚下,这是一处风水宝地,邹润选择在这里将张大入土为安。

    “封棺!覆土!竖碑!”

    “礼成!众人三鞠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寨主上前上香致奠,杨头领上前上香致奠,邓头领上前上香致奠。”

    “礼毕!”

    条件有限,一口薄木棺材,一堆小土包,连墓碑也只是用木板临时制作的,但是饶是如此,这一幕还是给了登云山众人和俘虏们无比的震撼。

    汉人自古视死如生,一个人的后事操办得当会给逝者以莫大哀荣,会给生者以慰藉。张大区区一个刚上山的小喽啰,能得到寨主和两位头领来主持葬礼并亲自祭奠,这是让所有人都倍感释怀和感动的。

    更不用说寨主还亲自交代,他会有一百贯的抚恤金(注1),如果他的家人愿意上山,还可以搬到山上接受奉养。相比较上述面子上的荣耀,这种里子上的真金白银无疑更显心迹,更能让人感恩戴德,效死无悔。

    其实抚恤金制度宋代也有。北宋庆历年间,宋廷颁布诏令道:“凡阵亡者,指挥使七万;副指挥使六万;军使、都头、副兵马使、副都头五万。”北宋元丰元年,宋廷又作了调整,明确抚恤金额按照战争结果给予,即“阵胜,将校三十匹”、“不胜,各减半”。当然这些都是给中下级军官的。

    至于普通士卒,史册之中记载如下: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下诏“有死于矢石者,人给绢三匹,仍复其家三年。”意思是“战死的将士,每人赏赐三匹绢,并免除其家人三年徭役。”后来的宋代皇帝虽然在此基础上有所增益,但是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和各级军官克扣的因素,不难知道,普通小兵真正拿到手的阵亡抚恤金可谓微薄之极。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是什么宋朝军队空有人数,而无实际战斗力了,就这个抚恤水平,将校和士卒之间差距如此悬殊,哪个士卒愿意真心卖命呢?所以两相比较之下,邹润完胜,哪怕是俘虏们在知晓此事后,也都怀揣着渴望想加入邹润的麾下。

    但是这个诚挚的愿望,在今天这个场合,可能有一半都要扑空。因为处理完自家人的丧事后,邹润要大开杀戒了。

    《资治通鉴》有云:“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