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

    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 (第2/3页)

手行礼道:“谢陛下洪恩。”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行礼:“谢陛下洪恩。”

    有了这幅字,大家都放下心来。

    说句阴暗点的,他们巴不得那群儒生来闹事,到时候……嘿嘿。

    陈景恪趁机说道:“陛下对算学如此重视,我等唯有以死相报……在此我只对大家提两个要求。”

    众人安静下来,目光看向他。

    陈景恪心中暗喜,操作了这么久,总算是在这个群体建立了一定威望。

    “其一,将算书编写好,这是对陛下最大的回报。”

    “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儒生是如何欺辱我等的,诸位都有切身体会。”

    “俗话说,不蒸馒头争口气。编写好这本书,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还击。”

    程一民激动的道:“陈伴读说的好,于公于私我等都要编好此书。”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军心可用,陈景恪心下更是开心:

    “其二,诸位应该都听说了,太子殿下上书朝廷缺少计官,陛下才决定重开明算科。”

    “但算学多为家传人数稀少,就算重启明算科,也没有多少人参考。”

    “在座的诸位皆大明算学精英,我希望大家勿要敝帚自珍,多招收一些弟子为国育才。”

    “而且,说句自私的话,算学生多了才没有人敢欺负我们。”

    邱广安附和道:“说得好,回去我就再收十名弟子。”

    他是算学出身,对此感触是最深的。

    即便他已经成了户部左侍郎,可是经学出身的人依然瞧不起他。

    还不是因为算学出身的官吏太少,且职务都不甚高。

    朝廷开明算科,大家广收弟子,五年后中枢各衙门的计官全是他们的这群人的弟子,看谁还敢拿捏他。

    之前他没有这个号召力,也不敢这么做,否则最少也是一个结党营私的大帽子。

    现在不用担心这个了。

    《洪武算经》可是陛下亲自点名允许的,大家可以光明正大的抱团。

    只要不做祸国殃民之事,就没人能用结党来对付他们。

    接下来众人又进行了分工,陈景恪这个总编纂无人反对。

    此事是他提倡,《洪武算经》又是以他的算书为蓝本,不让他当总编纂说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