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这画面不对啊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51章 这画面不对啊 (第1/3页)

    陈景恪连忙坐好,说道:“娘娘,您说。”

    马皇后挥挥手让伺候的人退开,才说道:

    “有些话陛下不方便说,但以你的聪明应该能想到是什么意思。”

    “陛下已经拿出了诚意,也希望你勿要忘记当日之言。”

    她说的是陈景恪刚回京那天,在乾清宫和朱元璋的那一番对话。

    朱家保他平安富贵,他为大明效力。

    陈景恪自然也知道,当即就右手指天,道:

    “陈景恪绝不忘当日之言,若有违背必死无葬身之地。”

    古人是很看重誓言的,见他毫不犹豫就发下毒誓,马皇后很是欣慰:

    “好,陛下没有看错你。”

    “还有一事,虽然公主下嫁了,但皇家的颜面还是要保留一些的。”

    “有了福清,伱不能再纳妾了。”

    陈景恪刚想说什么,马皇后就先一步道:

    “陛下也知你陈家三代单传,对子嗣尤为重视。”

    “且你身边只有福清一个女人,也多有不便。”

    “她下嫁之时,会携带两名侍女,陛下允你将她们收入房中。”

    “但不可对外声张,你可同意?”

    陈景恪苦笑道:“其实臣的心思不在男女之事上,有公主一人足矣。”

    马皇后并不相信这话,只以为他在表忠心,男人哪有不想三妻四妾的。

    不过对陈景恪的表现,她很满意就是了。

    不管是表忠心也好,还是真的如此想也罢。

    有这个态度,肯答应了此事就好。

    “那就剩最后一件事情了,你是想将婚期放在今年,还是等明年?”

    陈景恪顿了一下,马皇后行事真是果断,毫不拖泥带水。

    既然把事情敞开了说,那就直接办妥当,不给人留任何反悔的余地。

    “额……但凭娘娘做主。”

    马皇后笑道:“明年福清十五岁,正好嫁人,就这么定了吧。”

    陈景恪自然不会推迟,也不能推迟。

    法律规定女子十六岁及笄必须成婚,否则就要缴纳双倍人头税,再不成婚就要处罚其父母。

    年龄再大一点还不结婚,官媒就会出手强行拉郎配,到时候下场会更惨。

    除非是家中至亲去世需要守孝,才不会被处罚。

    当然,这仅针对普通百姓,家里但凡有点关系的,官媒都不敢上门。

    作为皇家,有些事情是需要做出表率的。

    大明公主一般都是十五岁成婚。

    陈景恪要是提议推迟,必然会被误会心不诚。

    明年就要成婚了?陈景恪意识竟有些恍惚。

    确实很突然,之前没有任何征兆,返回应天才几天,就确定了终身大事。

    “娘娘,接下来怎么做,要找个媒人来提亲吗?”

    “哈哈……”马皇后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平时看你挺聪明的,遇到自己的终身大事,怎么就这么糊涂了。”

    陈景恪挠了挠头,这事儿和聪不聪明没关系,主要他也没娶过公主啊。

    “订婚不是需要三媒六证吗?”

    马皇后笑道:“虽说皇家成婚与民间大体相同,但细节还是有所不同的。”

    “订婚之事就与民间不同,只要陛下当众言说,此事就算是成了。”

    “正式赐婚的旨意,要等到你们成婚前夕才会颁布。”

    陈景恪尴尬的道:“那就好那就好……”

    民间要求三媒六证交换婚书,是怕有人耍无赖不承认。

    皇帝金口玉言,当众说出这事儿,是没办法不承认的。

    朱标和常妃的亲事,就是老朱和常遇春口头定下的。

    前朝类似的事情也很多,比如李世民允诺,要将新城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

    也只是口头承诺。

    虽然后来悔婚了,但也没有耍无赖不承认有这回事儿。

    因为这事儿,他没少被人喷。

    朱元璋只要当众,将他和福清公主的婚事说出去,事情就算是成了。

    今天丢人太多,陈景恪已经不想再谈这事儿,转移话题道:

    “不知迁都和黄河改道之事,陛下准备的如何了?”

    马皇后说道:“陛下正和群臣商议此事……”

    谨身殿,正在召开一场扩大会议。

    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主持,二十余位文武重臣参加,此时大家正在讨论的是应不应该迁都。

    迁都历来是大事,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而且反对的不只是南方人,支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