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谁说儒生讨厌改革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62章 谁说儒生讨厌改革 (第1/3页)

    面对徐达的疑问,朱元璋没有说话,而是再次递过来一个方案。

    徐达心道,果然已经有了万全的计划。

    以陈景恪的布局能力,不可能考虑不到这一点。

    那么,就让我看看,他如何摆平文官的。

    翻看仔细阅读里面的内容,越看越就是震惊。

    即便猜到会有好办法,但也绝对没想到,竟然又是一个不亚于军改的大计划。

    不是涨俸禄。

    虽然这次俸禄涨的有点多,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当官的没几个是靠俸禄活着的。

    俸禄优厚,解决不了贪腐问题,只能让清官的日子好过一点。

    所以单纯涨俸,是没办法让百官同意军功爵制的。

    因为军功爵制触及到了根本利益问题。

    真正让他震惊的,是乡官的设立。

    这份方案里规定,大乡乡令为八品下,中乡乡令为正九品,下乡乡令为从九品。

    大乡和中乡设主簿一名,比乡令低一品。

    一次性增加了一万多朝廷命官的缺口,是对文官集团质的壮大。

    再加上涨俸,这个实打实的眼前利益,足以抵消军改带来的争议。

    只要朝廷声明,两个改革同时进行。

    要么都改,要么都不改。

    那么文官集团还会反对军功爵制吗?

    不可能。

    如果他们敢反对,会被天下读书人戳脊梁骨的。

    一万多空缺职务,对天下读书人来说,就是一个致命的诱惑。

    谁敢反对谁就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

    但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徐达震惊。

    他看的更深,想的更多。

    单纯的设立乡官制度,对朝廷来说,就已经是一项重大改革了。

    可在这里,也只是整个计划的一环。

    乡官的设立,让朝廷的手直接伸进了乡村,打击了士绅宗族势力。

    改变了皇权不下县的局面。

    这项制度还能和军改配合,让军中退下来的老卒,去乡衙门担任职务。

    既安置了老卒,又有助于稳定地方治安,还顺带又给了宗族势力一击。

    如果这些老卒只是普通的队伍兵,即便分到衙门为吏,也会被乡令压的死死的。

    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

    可是别忘了,军改以后,很多老卒是带着勋位退伍的。

    虽然他们进入乡衙门为吏,还是要听乡令的指挥,但也不至于被压的抬不起头。

    又起到了文武相互制衡的作用。

    再想到之前的宝钞新政、黄河改道、迁都等等。

    陈景恪是真的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给玩明白了。

    等他看完,朱元璋笑道:“天德,你觉得这个计划如何?”

    徐达放下方案,叹道:“厉害,你这个公主嫁的值。若不是我女儿年龄还小,都想和你抢女婿了。”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好伱个徐天德,竟敢和咱抢女婿,真当咱好欺负不成。”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主要是军改怎么实施,徐达又该如何配合等等。

    很快两人就敲定了章程,并约定五天后正式开始改革。

    ——

    徐达奉诏回京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人的。

    其实也没打算隐瞒,行程都是公开的。

    大家都明白,皇帝在这个时候将他叫回来,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军改。

    所以当天就有很多军方将领,前去他府上拜访,打探消息。

    徐达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直接告诉大家,军改是真的,具体方案已经定下。

    但请大家放心,此举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

    至于具体如何改,暂时还不能透露。

    徐达的信誉还是有保障的,听他这么说,诸将的心终于放进了肚子。

    接着就是好奇,朝廷到底要怎么改,自己又能获得什么好处?

    就在此时,一封诏书再次从宫中发出。

    令魏国公徐达权知都督佥事。

    都督佥事,是大都督府的总管,相当于汉朝的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的同时,也把大都督府给废除了。

    改成了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分掌全国兵马。

    所以严格来说,都督佥事已经是一个不存在的职务了。

    换个人担任这个职务,连一个兵都指挥不动。

    但以徐达在军中的地位,他这个都督佥事,约等于天下兵马大元帅。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任命就是在为军改做准备。

    效果也确实很明显,原本还有一部分躁动不安的将领,也老实了下来。

    接着,一道道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