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封王建制

    第196章 封王建制 (第2/3页)

解决办法。

    大明的统治能力有限,太远的土地打下来也无法统治。

    分封给诸王是最合适的。

    至于诸藩王会不会同意……这是毫无疑问的。

    一个天天受皇帝猜忌的藩王,一个真真正正的王,选哪个还用说吗。

    既解决了藩王问题,还增加了大明的底蕴。

    果然不愧是我的伴读啊。

    陈景恪顿了一下,给众人反应时间,才继续道:

    “如果将来哪个藩王不小心失了国,大明作为宗主国,可以帮他们复国。”

    “若大明遭遇了困境,还能靠着诸藩尝试挽回局面。”

    “说句大不敬的,就算将来大明真的没了。”

    “总不能所有藩属国也一起没了吧?”

    “只要还有藩属国存在,就可以保证朱家的祭祀不会断绝。”

    “这才是真正的,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听完这一席话,朱元璋只觉得犹如三伏天,喝了冰蜜水一般,浑身舒爽。

    心中的那一点顽症也彻底消失了,整个人充满了斗志。

    咱还能再战二十年,为大明打下更多的疆土。

    到时乖孙也长大了,接过咱的战旗,继续征战。

    咱就不信,三代人几十年的时间,还不能打下足够的土地。

    至于朱标,这是他心中的痛。

    高血压,咱怎么舍得再将这社稷重担交给他。

    好好的孩子,将来肯定是有为之君。

    咱都想好了,再过几年就让位给他。

    可是现在一切都被朱樉那个畜生给毁了。

    每每想到这一点,咱都恨不得将那畜生给活剐了。

    不过皇位还是要交给标儿的,只是咱不能如以前设想的那般,将所有担子都交给他。

    咱当太上皇,帮他分担一些政务。

    等咱老了干不动了,乖孙也长大了,就由他替标儿分担政务。

    想到这里,他看了看陈景恪。

    还有景恪在,也能帮标儿分担一些政务。

    什么叫肱股之臣,这才是。

    不是一味的反对咱,而是在看出咱的问题在哪之后,还能帮咱想到问题。

    这个闺女,嫁的可太值了啊。

    不过此事非同小可,朱元璋也没有轻易就做出决定。

    他需要和人商量一下细节。

    那么谁最合适呢?

    满朝文武看了一遍,唯有徐达。

    而且他还有个身份,燕王朱棣的岳父。

    如果朱棣能封王建制,对徐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汤和倒也忠心,可他能力是真不行,而且性格也有很大缺陷。

    以前还有个李善长,只可惜。

    算了,不提他了。

    于是他让人将徐达找来,将境外封王之事说了一下。

    徐达听完之后,脑海里瞬间就浮现出一个身影:

    “上位,此法可是景恪所献?”

    朱元璋笑道:“除了他还能有谁,你说此法是否可行?”

    徐达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

    “军功爵制、开海、封王建制……景恪的野心比你我可都要大啊。”

    朱元璋颔首道:“从他鼓动咱编写《华夏简史》,咱就看出他的野心了。”

    “非为一家一户计……心里装的是华夏族群。”

    “他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华夏更加强大……”

    徐达状似不经意的说道:“现在大明就是华夏正统,大明强大,华夏就强盛。”

    “华夏强盛,大明也能威加海内。”

    朱元璋笑道:“你放心好了,这个道理咱还是懂的。”

    “他想壮大华夏,就只能依靠大明。”

    “将诸藩王封在化外之地,用不了百年,那里就会变成华夏领土。”

    “就算咱的子孙失了国,继任的依然是华夏子孙。”

    “肉终归是烂在了锅里面。”

    “其实知道了他的想法,咱反而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咱不怕他有野心,就怕摸不透他想要什么。”

    “既然他想要这个名,那咱就给他。”

    “他要名,咱得利,各取所需。”

    徐达也放下了担忧,敬佩的道:“还是上位看的透彻啊,我天天琢磨景恪在想什么。”

    “只能猜到,他似乎对扩张很感兴趣,却一直想不明白他的目的。”

    “像唐朝那样,领土广阔西至安西,北至北海,看起来很厉害。”

    “可一旦国内有变,这些东西转瞬就失去了。”

    “劳民伤财,最后只落得一个虚名,又有何意义?”

    “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我的眼界还是太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