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何为盛世

    第252章 何为盛世 (第3/3页)



    这让老朱心中好受了许多。

    大家都知根知底,见他从原本的懵懂,变得都能献计献策了,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朱标只是笑笑,没有揭穿。

    朱雄英则私下偷偷的嘀咕:“这老头脸皮真厚,拿着皇祖母的法子当自己的用。”

    陈景恪忍住笑,说道:“陛下和娘娘夫妻一体,何分你我。”

    朱雄英羡慕的道:“这就是贤内助的好处啊,妙锦能和皇祖母一样就好了。”

    然后他看着陈景恪,严肃的道:“你可一定要把妙锦给我教好了,我也要一个贤内助。”

    陈景恪失笑道:“你就不怕她抢了你的风头?”

    朱雄英得意的道:“嘿,妙锦性子清冷,不是那种出风头的人。”

    徐妙锦的性情确实有些清冷,喜静不喜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软弱好欺负,恰恰相反,这姑娘心有主见性子坚毅。

    有她在,朱雄英的后宫出不了什么乱子。

    至于能不能在事业上给予他帮助,这事儿谁都说不准。

    陈景恪也只能尽力去培养她。

    朱元璋(马皇后)的加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大大加快了新宗藩体系的成型。

    不过因为太过于投入,以至于忽略了别的事情。

    群臣很快就发现,皇帝、太子、太孙最近都不正常。

    整天都见不着人,有时候上朝都能跑神。

    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再搞什么鬼。

    徐达等人仗着和朱元璋关系亲密去打探,结果都碰了个软钉子。

    越是如此,他们就越好奇,皇帝他们肯定有大谋划。

    他们都是知道分寸的,朱元璋既然不告诉他们,肯定是不希望他们知道。

    尽管很好奇,却也没有胡乱打听。

    至于政务方面的事情,其实早就安排好了,群臣按部就班的去做就可以了。

    重点就是楚国的事情。

    五军都督府派遣了一支水师驻扎楚国。

    吏部也选拔了第一批前往楚国的文官。

    大明灭亡吕宋建立楚国,本应该在读书人群体引起轩然大波。

    但这次文官集团站在了朝廷这边,主动将此事给平了。

    至于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前面已经说过就不再赘述。

    藩属国也是大明体系内的势力,当吏部放出需要官吏的消息,很多郁郁不得志的人主动报名。

    吏部很轻松就选拔出第一批登岛官员。

    只有官还不行,必须要有民。

    户部抽调了一千户百姓,一同赶往楚国建造定居点。

    后续还会有更多百姓迁徙过去。

    朱元璋对自己儿子自然是没话说,准备三年内迁徙十万户百姓过去。

    有这些百姓,足够楚国立足了。

    相比起这些大事,新的度量衡制度的颁布,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

    最近几年大明的变革实在太多,有些变革堪称天翻地覆。

    与之比起来,颁布新的度量衡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况且度量衡的标准其实一直在变,每个朝代都不一样。

    就以长度单位为例,宋朝的一尺就要比唐朝的一尺长一公分左右。

    到了元朝又出现了变化。

    新朝新气象,大明建立新朝,采用全新的标准是符合礼法的。

    唯一有一点点小争议的,就是将一斤十六两改成十两。

    很多人都说失去了寓意。

    但朝廷给的解释也很有意思,一斤十两寓意十全十美,且还方便计算。

    于是,就没人再说什么了。

    主要是,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这个皇帝很强势,实在犯不上为了这点事儿和他杠起来。

    宫里。

    随着对宗藩体系讨论的加深,难免会聊到一些别的事情。

    其中关于富民还是富国,双方还是产生了一定分歧的。

    朱元璋和朱标认为,应该严格约束百姓,不能让他们拥有太多钱财。

    这其实也是历朝历代一直在做的。

    陈景恪则不同意,并问出了一个问题:

    “大家经常说盛世,历朝历代也都在追求盛世。”

    “那么,大家所谓的盛,到底盛在哪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