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254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 (第1/3页)

    “而这,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陈景恪的声音并不大,但听在朱元璋三人耳朵里,却是如此的振聋发聩。

    朱元璋一时间竟有些失神。

    朱标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段对话。

    当初他询问陈景恪的理想。

    陈景恪是这么回答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时他并不相信。

    只以为陈景恪年轻,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追求,就将圣人言拿来当自己的追求。

    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他自己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现在才知道,那并不是模仿,而是真的。

    再回想认识至今陈景恪的所作所为,不贪财、不恋权、不好色、不图名。

    所提的政策无不利国利民,从未为自己谋取一分私利。

    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的叹道:“景恪真君子也。”

    朱元璋也微微颔首:“咱大明也要出圣人了。”

    陈景恪却苦涩一笑,道:“这都是盖棺定论的评价,我不敢保证能否做到始终如一。”

    朱标称赞道:“至少现在你做到了,已经远超其他人。”

    陈景恪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正色道:

    “方才我们说了朝廷应当肩负的责任,却还未说它为何要肩负这个责任,又是谁给予的它这份责任。”

    朱元璋不再说话,只是倾听。

    他想知道,在天赋皇权和契约论之外,陈景恪还能提出什么更先进的理论。

    朱雄英则已经默默地提起笔。

    朱标颔首问道:“方才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却没有头绪,不知景恪有何见解?”

    陈景恪说道:“想要解释这個问题,就先要了解什么是国家,国家又是如何形成的。”

    朱标提出疑问:“之前你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不是说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国家吗?”

    陈景恪回道:“是的,生产力发展为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物资基础。”

    “可生产力发展,就一定会形成国家吗?不见得吧。”

    朱标略微思索,缓缓点头:“原来如此,国家诞生的原因更加复杂,生产力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陈景恪说道:“正是如此,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国家是什么。”

    前世对于国家的解释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是统治阶级发明出来,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陈景恪自然不敢否认这个解释,但现在是给皇帝画大饼的时间。

    既然要画大饼,那肯定不能说的这么赤裸裸,否则这个饼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他决定换个角度来解释,将饼画的好看一点。

    “我认为,国家是生活在一个区域内的群体,共同组成的政治组织。”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直到三人都点头表示懂了,才继续往下说:

    “那么这个群体为何要组成国家呢?是什么促使他们这么做的?”

    “我的答案是,自然环境和内部竞争。”

    “在大明周边有很多原始部落,他们的生产力非常低下。”

    “不会织布,只能用树叶兽皮制作衣服。”

    “没有金属工具,只能用石头打磨的工具。”

    “这与史书上描写的,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情况何其相似。”

    “我曾经提出建议,让朝廷记录各个藩属国和部落的风土人情,其目的就在这里。”

    “通过观察研究这些原始部落的情况,能得知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存的,有助于推演我们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朱元璋恍然大悟:“咱还奇怪,这些蛮夷部落有什么好研究的,原来你的目的是在这里。”

    “快给咱说说,你都研究出了什么。”

    陈景恪接着说道:“没有先进的工具,人类个体的力量是脆弱的。”

    “无法抵抗猛禽凶兽的袭击,更无法应对大自然的天灾。”

    “只有抱团才能驱赶猛兽对抗大自然,才能在恶劣的环境里存活下来。”

    “根据研究蛮夷部落的情况可以得知,最早是以家庭为单位来抱团的。”

    “但是家庭的力量还是太脆弱,慢慢的不同的家庭开始组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庞大的群体。”

    “这个群体可以称之为部落。”

    “部落集众人之力发展,慢慢的开始壮大,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