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动起来的大明

    第262章 动起来的大明 (第3/3页)

   与之相对应的,对外方面就略微收敛了锋芒。

    南洋方面,也并没有再对别的藩属国产生什么想法。

    中南半岛的战事也告一段落,安南被灭,占城名存实亡。

    其他各势力也反应过来,大明这是司马昭之心啊。

    然而已经晚了。

    大明是他们自己请过来的,岂不闻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

    比起赶走大明,他们更害怕自己被攻打。

    现在大明主动停下脚步,宣布行动结束,他们反而都松了口气。

    至于安南和占城……他们自取灭亡,大明天军来的好。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朱元璋封朱棡为安南总督。

    然后派遣了大量文官前来任职。

    这一点比历史上的朱棣,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朱棣派人打下交趾,派遣到这里的官吏,大多数都是从两广地区招募的。

    这些人粗通文墨,又没有升迁途径,到任后会干什么可想而知。

    交趾行省贪腐之风盛行,可以说无官不贪。

    朱棣信任宦官,派太监马骐前来镇守。

    马骐到任后横征暴敛,变着花样的压榨当地百姓。

    最后官逼民反,当地百姓活不下去,纷纷造反。

    更奇葩的来了,马骐害怕交趾的高官权势过大,不肯调拨军队给他。

    逼的交趾高官只能带着几百老弱病残去镇压叛军。

    最后叛军做大不可制,为后来明军惨败死伤十余万埋下了隐患。

    熬到宣德朝,大明的交趾战略全面失败,正式失去了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

    大家都痛骂宣德名不副实,丢弃交趾。

    殊不知,一切祸根都是朱棣埋下的。

    他用二十年时间,成功的让生活在中南半岛的人恨上了大明。

    等到宣德继位,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

    就算宣德继续出兵击败了反叛大军,民心尽失的大明又如何维持统治?

    还好,朱元璋不是朱棣,他很清楚如何才能治理好一块地方。

    更何况还有马皇后、朱标、陈景恪、朱雄英等人出谋划策。

    这次他派到安南的,全部都是经过系统培养的官吏,很多还是去年出使高丽的文人。

    而坐镇交趾的,更是经验丰富的朱棡。

    朱棡没有横征暴敛,相反他的一系列政策,全都是与民修养生息的。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中南半岛其实是半奴隶社会。

    部落里的普通人,是部落首领的私产。

    首领经常会将自己的部民卖给别的势力……

    在当地这些事情可以说习以为常。

    而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隋唐以前的俚僚人头上。

    也就是冼夫人、冯盎他们所在的部落。

    后来随着俚僚人南下,这种生活习惯也被带到了中南半岛。

    而朱棡到来之后,给当地百姓编户齐民分配土地。

    虽然遭到了当地大户的抵抗,却成功收获了民心。

    接着,他又拿着大明新宗藩法原地推行。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在中南半岛流传了数百年,已经逐渐成型的喃文至此失传。

    或者说,只有专门研究这种文字的专家才懂,普通人连知道这种文字的都很少。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开发中南半岛,也为了更好的经略南洋,大明宣布了琼州开发计划。

    给予了琼州政策上的优待,并移民驻军。

    琼州就是崖州,中原王朝传统意义上的领土。

    大明开发这里,基本没有什么人反对。

    就连生活在当地的黎人,都非常高兴大明开发这里。

    毕竟,朝廷给的政策是相当优渥的。

    编户齐民,分配土地,分发农具耕牛种子,五年内免除一切赋税徭役。

    为了教化当地百姓,大明还派遣了大量读书人,在此地开办学堂。

    这些政策,以前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竟然如此轻易就获得了,哪会有不欢迎的道理。

    百姓安抚好,水师驻扎在此地,和驻扎在交趾的明军相互照应,震慑整个中南半岛。

    同时也是对两广地区的蛮夷的一种威慑。

    大明的南方总体策略就是如此。

    但在北方就是另外一种样子了,过完年蓝玉就率军深入漠北,寻找北元王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