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无题

    第266章 无题 (第3/3页)

  不一会儿广场上人就少了大半。

    来接陈景恪和徐达的仆人也到了,两家这次是真的做了邻居,宅院都是挨着的。

    就在皇城根上,离皇宫非常近。

    两人一起返回,在门口告别各自回家。

    一进门,福清就迎了上来。

    陈景恪先是说了几句体己话,然后询问了父母在哪。

    福清回道:“爹娘都是闲不住的人,出门逛街去了。”

    陈景恪点点头,没有在说什么。

    之后福清带着他四处参观。

    对这处宅子,陈景恪就只有一个印象,大。

    比应天那处宅子大了四五倍的样子。

    转了一圈,他竟然觉得有点累。

    空间大了,东西自然也就多。

    比如后花园还挖了一个池塘,从外面的水渠引的活水。

    对于这种奢华,他并不是很喜欢,但也知道这是在所难免的。

    不说自己的身份,就福清的公主身份,宅院就小不了。

    陈远两口子一直到下午才回来,见到陈景恪也并没有太过于兴奋。

    毕竟才分开没几天。

    陈景恪问起他们对洛阳的印象,夫妻俩的评价很一致:

    大,但太冷清了。

    “就那几条街人多一点,其他地方都是空落落的,半天见不到一个人。”

    福清担心的道:“您二老可别去人少的地方,当心遇到歹人。”

    陈景恪颔首说道:“洛阳城的设计人口是百万人,现在满打满算才二十万人,空一点很正常。”

    “等再过几年人就会多起来的,到那个时候你们就该嫌人多了。”

    陈远摇摇头道:“哪能嫌人多,人多了才热闹……”

    ——

    之后朱元璋挑选黄道吉日,祭拜了天地和宗庙,正式宣告完成迁都。

    但事情却远不算结束,各个部门都要重新适应环境。

    尤其是地方和中央对接的问题,更是需要一点点调整,这些都需要时间。

    陈景恪也抽空去了一趟自己的书院。

    就在皇城西十五里处,同样处在伊洛二水之间的一片广阔土地上。

    将书院放在这种地方,可以说是陈景恪野心的一种体现。

    他要在这里打造一座学城。

    当然,这都是未来的事情了,眼下这片土地上就只有他的这一座书院。

    书院不算大,占地只有五十余亩。

    内部房屋之类的都已经按照他的要求建好,只要人员配齐就可以开课。

    他进去参观了一圈就离开了。

    之后他找到程一民等人,让他们将形学研究班放在这座书院里。

    同时也会从他们之中,选出一批人当教书先生。

    教授学生就要有教材,陈景恪自然不会采用古代这种四书五经。

    他直接仿照前世小学弄了四门科目。

    语文、算学、自然、历史。

    前两者就不说了,和前世没啥大的区别,不外乎就是教人识字、算数。

    《自然》主要是介绍一些自然知识,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初步接触理科。

    《历史》也很简单,将华夏历史梳理成一条简单的线,让学生初步了解华夏文明。

    启蒙完成,才会教授进一步的理科学问。

    对于他的计划,形学研究班的人虽然不解,但也给予了支持。

    陈景恪也是一个公众人物了,很多人都在关注他的信息。

    关于他要开办书院,教授学生独门学问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对此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则很好奇他要教什么。

    毕竟他自己的能力是已经获得大家认可的,如果真的能从这里学到一些本领,也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于是不少人来打听,他到底教授什么学问。

    结果传着传着,就传成了他要教人百工技巧之术。

    这一下就让大多数人失去了兴趣。

    原本对他开办学堂抱有敌意的儒家读书人,也彻底放下心来。

    对这些事情,陈景恪一概置之不理。

    随他们怎么想,越是没人在意越好。

    反正他又不缺学生。

    就在他忙着弄学院的时候,蓝玉大军凯旋回京,朝廷为他们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但也就在此时,一条情报先一步传入洛阳。

    北元伪帝脱古思帖木儿被部下所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