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朱雄英的妙计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270章 朱雄英的妙计 (第1/3页)

    朱标监国对大明来说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可是这次不同。

    以前他监国,只负责让朝廷正常运转,说白了就是处理一些常务事。

    大事其实还是朱元璋拿主意。

    这次明确要求他总揽国政。

    什么意思?

    就是说皇帝啥都不管了,一切悉听太子安排。

    这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群臣第一反应就是,莫非朱标发动政变,将朱元璋给控制起来了?

    但随即就将这个想法给驱赶了出去。

    换成别的朝代,那根本就不用考虑,肯定是这种情况。

    但大明朝不一样,皇帝还真有可能撂挑子。

    毕竟老朱也不是第一次,表露出想提前退位的想法了。

    身边的重臣几乎都知道这事儿。

    所以,反应过来之后,群臣马上就知道,皇帝这次是真的想退位了。

    勋贵们自然是万分不舍,他们的地位财富全来自于老朱啊。

    官僚集团则是心中狂喜,这老杀才终于退了,仁厚的太子掌权,我们的日子就能好过不少。

    不过不管心中是怎么想的,事儿还是要按照程序来办。

    群臣都非常诚恳的表示:大明不能没有你啊陛下,陛下你可不能舍天下万民而不顾啊。

    朱元璋感叹的道:“咱自4084年也就是至正十一年起兵,至今已经三十六载。”

    “这三十六年来,咱宵衣旰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幸赖诸臣公齐心协力,咱大明方有今日盛况……”

    “但咱也累了,想歇歇了。”

    “以前咱怕太子年幼无法担当重任,不敢有所懈怠……”

    “现在他已到壮年,且这么多年来协助我处理朝政未有失误。”

    “上能孝敬父母,下能友爱兄弟,外能得百官之心……”

    “咱很欣慰,终于可以放心的歇歇了。”

    这话可以说是情真意切,不少官吏都深受感动。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朱标正式开始监国。

    但大家都把握不准,朱元璋到底退到什么程度了。

    所以第二天,照样有许多奏疏被送到了他那里。

    朱元璋看都没看,全部送到了东宫,并严令以后不许再将奏疏送来。

    并且还拒绝了所有的觐见请求,只有徐达、汤和等老臣才能见到他。

    这其实是一次很正常的试探。

    大家先要知道朱元璋的真实心意,才能确定以后如何自处。

    如果他将这些奏疏留下了,那就说明他并未真正放权,大事还要找他汇报。

    现在他看都没看就弄走,还严令以后不许送,还拒绝所有觐见。

    就说明他是真的彻底退,以后除非有天大的事情,一般都不用再来找他了。

    群臣心里有了谱,做事自然也就有了分寸。

    接着大家都将目光看向了朱标,等待着这位太子殿下会如何做。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朱标这会儿应该以求稳为主。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么做一来是安皇帝的心,你看吧我不会胡来的。

    二来是安群臣的心,大家放心干活,我不会动伱们的。

    三来也需要时间熟悉政务,以免贸然出手反而坏了大事。

    等过上几个月,彻底稳定下来之后,再按照自己的心意,一点点对国政进行调整。

    但朱标就是朱标,不同于任何一个太子。

    他一上来就直接下达了几条政令,而且还都是和军方有关的。

    说白了,他一上手就先动了兵权。

    他先是下令,北部边军收缩兵力,严加防范北元南下劫掠,且无令不得擅启边衅。

    这可以说和朱元璋的主动出击策略完全背道而驰。

    文官集团自然非常高兴,大明是时候休养生息了。

    但武将和勋贵集团却出现了不小的微词。

    倒不是他们不满意朱标,就算朱元璋突然这么做,军方也会有意见的。

    不打仗我们靠什么立军功,我们靠什么封妻荫子?

    靠国家给的俸禄,我们几时才能发财?

    当然,他们更担心的是,国家是不是从此就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了。

    真要如此,他们军方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这是涉及到根本利益的事情,不是针对朱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