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下雨了

    第213章 下雨了 (第3/3页)

    “行了,知道了,你先回去。”

    木门关闭,将轰鸣的雷声,哗哗的雨水声和一切的烦躁不安,都关在了门外。

    李爱国进到厨房里,却发现没有见到娄晓娥的影子。

    “爱国哥,我在里屋。”

    此时。

    房间内传出了娄晓娥的声音。

    李爱国推开门走进去,只见娄晓娥已经躺在了被窝里。

    盖着一张蓝色被单子,光滑白皙的小腿绷紧,小脸埋在被单子里,整个人在瑟瑟发抖。

    而那些湿漉漉的衣服,挂在旁边的衣架上,雨水顺着衣服滴下来,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这声音惊醒了李爱国。

    他缓步走过去,坐在了床铺边缘。

    娄晓娥勇敢的抬起头,咬着浅红的嘴唇说道:“爱国哥,我就要走了,也许咱们得好几年才能见面,想跟你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轰!

    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吊在屋顶的那盏白炽灯泡闪烁了两下,终于熄灭了下去。

    很显然,四合院外的变压器又烧了。

    夏日的雨,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

    一个多小时后,雨水渐歇。

    李爱国斜靠在床头,抽着烟:“这次去港城,你身上带了多少钱?”

    “卡车里有二十多个木箱子,应该都是财物.”

    迷离的眼神逐渐清醒过来,娄晓娥话说一半,无法接着说下去。

    依照娄振华的性子,那些木箱子里肯定不是金银财宝。

    她想了想说道:“我身边有大概四五十根大黄鱼”

    “大概?”

    “是啊,有一些是我两个哥哥当年离开港城的时候送给我的,有一些是我娘给我的。我在京城又不花钱,所以就没有计算数量。”

    李爱国沉默了。

    难倒这才是大资本的财力。

    一个随时可以抛弃的女儿,就拥有四五十根大黄鱼。

    解放前,时局动荡,法币贬值堪比冥币。

    为了保护财产,富有家庭通常会存金条作为压箱底钱。

    这些金条分为两种,小黄鱼和大黄鱼。

    小黄鱼重1两,也就是31.25克,大黄鱼重十两,也就是312.5克。

    就算只有四十根大黄鱼,娄晓娥也拥有将近25斤的黄金。

    这笔钱足够她在港城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

    只是

    李爱国蹭蹭娄晓娥的面颊:“没想到,你还是个小富婆。”

    “那你跟我到港城,当我的白脸相公样?”娄晓娥偷笑。

    “你看我长得跟黑脸包公似的,有资格当白脸相公吗?”

    李爱国自从成了火车司机,风里来雨里去,再加上在司机楼里烟熏火燎的,现在皮肤赫然成为了古铜色的。

    “我愿意”娄晓娥咬着嘴唇,小声说道。

    她也知道这不可能。

    李爱国这种男人跟许大茂可不一样。

    并没有把钱财看在眼里。

    要不然早就找上门跟娄振华摊牌了。

    别的不说,至少能够勒索一大笔钱财。

    “不聊这个了。”

    李爱国觉得有水字的嫌疑,抬起手腕看看时间:“你到了港城之后,什么都不要做!”

    见李爱国脸色严肃起来,娄晓娥也坐直了身体,撩开被子,双腿盘坐:“什么也不做?”

    “对!你的哥哥们肯定已经在港城开办了公司,你不要参与经营,也不要将手里的钱送出去,更不要玩股市之类的。”

    李爱国深深抽口烟,缓声说道:“这笔钱,你好好存着,然后去学校读书,最好能进入港城大学,学习跟经济有关的。”

    在娄晓娥甚至是娄振华眼中,港城是国际性大都市,充满了机会。

    娄家到了港城,肯定会一飞冲天的。

    但是。

    李爱国却清楚,这年代的港城,是一个黑白混杂的年代。

    社团和差佬相互勾结,在港城这片土地上掀起腥风血雨。

    带着海量财富的娄振华,到了港城,本以为能发挥商业天赋,一展拳脚。

    岂不知,他早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大肥羊。

    这在原著中也有体现。

    原著中。

    娄振华带着全部身家前往港城,却再也没有消息。

    后期娄晓娥出现,娄家的家产也只剩下酒楼。

    这跟娄家的财力不相配。

    这个年代,港城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大学。

    港城的白佬可以无视街头社团分子相互厮杀。

    但为了脸面,绝对不会允许大学里出现混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