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三龄两历一身份

    第九十一章 三龄两历一身份 (第2/3页)

重点强调了一下。

    所谓三龄两历一身份,是指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以及干部身份认定。

    这是干部个人档案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且必须跟报到证上的时间一致,可不能搞错了。

    等人事厅那边走完程序后,还要填写《干部履历表》放入档案,这是每一名正式在编干部都必须填写的。

    “当然,你们的工资也要到7月份发放,一般是月初发放当月工资。在部领导的关心下,6月份按照每日20元给你们发放工作津贴,有困难的同志可以跟我们反映。”

    考虑到他们都是刚进入社会的应届生,机关干部处还是妥善作出了安排,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

    工资核算是人事部门的事,财务部门再根据人事这边的单子发放。

    不过,工资有多少高少阳并没有透露,不过应该不会太多。

    对此,梁江涛是不在意的,说句出格的话,就算以后不发工资他也饿不着(略带得意的笑)。

    其他几个人看起来也不怎么在意,根据梁江涛观察,林暮雪和程伟家庭条件应该很好,杨思远虽然话不多,但感觉条件也不错,张文雄、吕娜应该是一般工薪家庭出身,但应该也在贫困线之上。

    高少阳说到了户口问题,现在他们的户口应该都在学校的集体户上,到时候填写落户申请表,到机关干部处盖章,以“调干”的名义到公安机关办理就行了。

    江州的户口虽然没有京城户口那么值钱,但在这个年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迁入的,没有单位接收,是不可能办下来的。

    省城、地市、县城、乡镇、农村,每一级都有着巨大的鸿沟。

    2002年还好一些了,要是搁十年前的90年代,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成为城镇户口就意味着吃上了“国库粮”,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天渊之别。

    那时候各地县公安局的户籍科长权力大无边,不知道多少人挤破头了要求他办事。

    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情况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具体说出现了两极分化。

    除了京城户口,就是魔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