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高铁的故事

    第六百五十一章 高铁的故事 (第2/3页)

乘客整夜排长队买票,买的都是站票,车厢里更是挤得站都站不下。

    当然,重生后他没有了这方面的体验,但重生前这样的场景有很多,他记得有一次去京城,腿抬起来就没有放下的地方了,各种难闻的味道,五六个小时的车程,简直快把人给挤死了,不挤死也得熏死。

    买票难的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民生痛点。

    他不知道,专家在提出建议的时候,有没有实地考察一下?

    还是只是拍脑袋?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如何取得平衡,背后有文章。

    “不只是顾成业,还有一位铁道元老秦思源同样也是‘缓建派’的人物,他写了两篇重量级内参,《新建京沪高铁并非当务之急》和《再论新建京沪高铁并非当务之急》报给中央,进一步影响了高层经济决策。这两篇文章我这里都有,你可以拿去看。”林老道。

    梁江涛点点头,他进一步意识到了文章的重要性,如果写得好,有渠道能直送领导,真的能做到以数千言影响国家大政方针。

    怪不得他的内参能让他赢得那么大的名声。

    他也听说过,在官场上,很多人都是凭借着一篇文章得到领导的赏识,从此登堂入室,鲤鱼跃龙门,走上重要领导岗位,颇有点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意味。

    所以,体制内最厉害的武功和武器,就是文章!

    自古皆然!

    “至此,‘缓建派’占得了上风,不管怎么说,有了新的技术方向和替代方案,贸然投入如此巨量的资金建设高铁就成了一件冒进的事,没有人愿意拍板承担这个责任,可行性研究又被搁置了下来。”林老道。

    “林爷爷,我怎么感觉‘缓建派’都是一些铁道部退休老干部,这里面有派系之争吗?”梁江涛问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你很敏感,应该说‘缓建派’大都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