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汉国见闻,两宫之争!
第五百八十八章 汉国见闻,两宫之争! (第2/3页)
人百姓耕种,听闻是讲武堂出身的学子,以及科学院的讲习。
而且,在成都,对于那些蛮民有一套考核标准,若是亩产要是达到要求,当年可以不纳赋税,并且官府还会有赏赐,是所谓之奖耕。
而若是不事生产,屡教不改,三年内三年亩产都达不到要求,便会剥夺分发下去的土地,从此贬为奴隶。”
缓了一口气,孙登继续说道:“但是正常来说,除非是故意与官府作对,否则三年内不可能每一年都达不到要求,毕竟是有讲武堂学子、以及科学院的人在一旁帮忙的。”
“原来如此。”
孙权闻言,眼神十分复杂。
这便是他那个好女婿的手段吗?
对付蛮民简直是有一手,这一招,似乎是可以学过来。
不过
如果说人人都达成官府的要求,岂不是从这些人,不仅收不上来粮食,还要赏赐东西下去?
如此的话,官府如何运转?
孙权当即将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
孙登则是呵呵一笑,说道:“父王有所不知,汉国之中,百姓多余的粮食是可以买卖的,商盟几乎是日日都会在成都转运货物,那些百姓若是想要置办衣裳,若是想要置办农具,买几只小鸡,几头小猪小羊养着,便需要拿粮食来换,官府虽然不直接从百姓手上征粮,却通过商盟的途径,让粮食到了官府手上。”
汉国商盟与汉国官府是穿同一条裤子,这一点孙权自然也知道。
“况且这个奖耕政策,只有头三年而已,三年之期过去,那些蛮民基本上都学会了耕种,便可以可按照人丁征收赋税了,一如汉人百姓一般。”
“原是如此。”
孙权脸上有恍然大悟之色。
并且心里合计着,是否要将张昭顾雍他们召见过来,汉国的这些优秀经验,都是可以学习的吗?
吴国一败再败,国事颓废,百废俱兴,正是需要好国策来富国强兵。
现在的孙权自然不敢大声说我要逐鹿天下了,但还是要有实力自保。
否则这江东之地,他孙权当真能够掌握住?
汉国狼子野心,魏国同样如此。
这些日子,合肥城内,便出现了不少校事府探子。
甚至还出现杀将谋夺合肥布防图的事情出现。
汉国则是将为质的太子送回吴国。
汉魏亡我大吴之心不死啊!
哎~
收拾一番情绪,孙权再问道:“听闻汉国科学院有研制‘火药’,威力惊人,你可有亲眼目睹?”
孙登说道:“火药之事,乃是汉国机密,非是常人能够知晓的,儿臣在汉国为质,他们自然也防着儿臣,如此机密,如何会给儿臣知晓?”
“这倒也是。”
“那便再说说其他的事情罢,汉国何处与我吴国截然不同,或是让你感触最深的?”
截然不同,又感触最深?
孙登点了点头,说道:“若说到这个,儿臣当真是有一个感触颇深,那便是汉国境内,世家豪强实力不显,而我吴国,那些世家却是强大到可以左右政局,魏国同样如此。”
听到这句话,孙权的眼睛顿时亮起来了。
这也的确是他的痛点。
帝王都是自私的,是小气的。
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权力与别人分享。
哪怕是亲儿子都不允许,更何况是那些世家外人呢?
“汉国为何能如此?”
孙登思索一番,说道:“世家豪强之所以能做大,便是他有土地,人口,部曲,在朝中有官职,钱、权、兵,皆有,如何能不做大,且除世家豪强之外,百姓大字不识一个,难以做官,国家要想得到治理,便必须依仗世家,这也是魏国以及我大吴世家做大的原因。”
孙权听着,再思索一番,深以为然。
而孙登的话语并未停止。
“但在汉国,因为汉国皇帝威望高,对付世家从来不手软,是故能压制得住世家,且迁徙蛮人,迁徙百姓,迁徙豪强至关中,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压制世家豪强的,且汉国有讲武堂,能够将各方力量为他所用,是故汉国皇帝能够压制世家。
并且,据儿臣在长安的所见所闻,朝廷会出资建造县学、乡学,供寒素子弟、甚至是平民百姓子嗣启蒙,这或许是汉国皇帝为对付世家下的一盘大棋。”
听完孙登所言,孙权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汉国皇帝,确非常人,吾不如也!”
哪怕他知道刘公嗣是如何在汉国压制世家,利用世家的,他也学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