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汉帝将死,大魏当兴!
第七百七十二章 汉帝将死,大魏当兴! (第1/3页)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焦虑。御医们忙碌的身影在灯火摇曳下显得格外庄重,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弦。
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刘禅缓缓睁开了眼睛,虽然脸色苍白,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生机。
“朕……朕还活着……”刘禅的声音微弱而沙哑,但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欢呼雀跃。黄皓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跪在刘禅面前,颤声道:“陛下洪福齐天,必能逢凶化吉!”
随着刘禅的苏醒,行宫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
众人开始清理废墟,安葬死者,救治伤者。
虽然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但皇帝的幸存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刘禅此刻躺在龙它之上,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密布着细密的汗珠,双眼中闪烁着未定的惊恐与痛楚。
他的双手紧紧抓着椅柄,仿佛那是他在这动荡世界中惟一的依靠。
虽然未至七窍流血那般惨烈,但那股由内而外的不适感,如同千万根针同时刺入肌肤,让他几乎难以忍受。
华佗闻讯匆匆赶来,他的身影在宫灯的映照下拉长,显得格外庄重。
华佗先是远远地观察了刘禅一番,随后缓缓走近,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里闪烁着睿智与关怀。
他轻提衣袖,开始了传统的“望闻问切”。
华佗的指尖轻轻搭在刘禅的手腕上,闭目凝神,仿佛在与刘禅体内的脉络对话。
片刻之后,华佗睁开眼,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微笑:“陛下福泽连绵,此番虽有惊吓,但所幸并非内伤,只需服下几剂调养之药,静养一月,定能恢复如初。”
此言一出,周围的群臣仿佛集体松了一口气,脸上的忧虑与紧张瞬间消散了不少。
刘禅自己也是心中一宽,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或许是因为近期的连连胜仗,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了懈怠之心,这才给了刺客可乘之机。
想到这里,刘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有丝毫的松懈。
华佗告退后,刘禅缓缓站起身,尽管身体依旧虚弱,但他的眼神却变得异常坚定。
他招手示意群臣靠近,声音虽微弱却充满力量:“朕此番遭遇,该如何向天下人言说?”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每个人都在心中盘算着最合适的策略。
费祎挺身而出,犹如一股不可动摇的力量,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宛如古钟悠扬,字字铿锵有力:“陛下,乃我大汉之魂魄,万民之依托。当下之际,我们务必向天下宣告,陛下身体康健,平安无事。唯有如此,方能安抚民心,稳固朝堂之秩序。”
他的话语仿佛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散了在场众人心头的阴霾,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众人听后,无不面露赞同之色,纷纷点头应和,有的轻声附和道:“费大人所言极是,正该如此。”
有的则高声赞同:“对,应当即刻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然而,就在这时,黄崇提出了另一个见解:“陛下,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次事件,以重伤未愈为饵,诱使司马懿露出破绽。”
黄崇的眼神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显然,这是一个大胆而又充满风险的计划。
刘禅听着群臣的议论,眼神闪烁不定,他在心中权衡着每一个方案的利弊。
最终,他的目光变得坚定,声音虽轻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昭告天下,朕无事,让百姓安心。同时,收缩战线,加强防御,并立即派人前往长安,将承乾接回邺城。”
刘禅的话语落下,殿内顿时响起了一阵低语,众人眼中都闪烁着恍然大悟的光芒。
刘禅的这一决策,既展现了他的智慧,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深远考量。
将长子承乾接回身边,这一举动看似平常,实则暗含玄机。
若是司马懿得知此讯,定会猜疑刘禅此举背后的深意,或许真的会误以为大汉天子已命不久矣,从而放松警惕,为大汉争取到宝贵的准备时间。
而一旦司马懿按捺不住,选择进攻,那便是蜀汉收复河内的最佳时机。
随着刘禅的命令下达,宫中的气氛也逐渐变得紧张而有序。
侍从们匆匆穿梭于各殿之间,准备着诏书与信使的出发。
而刘禅,则在群臣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内殿,准备休憩。
秋风瑟瑟,卷起共县城头斑驳的尘土,也吹散了连日来紧绷在司马懿心头的那股压抑。
自被汉军紧追不舍,一路逃至此地,他终得片刻喘息。
然而,这短暂的安宁并未让他有丝毫的放松,相反,他的眼神更加锐利,眉头紧锁,仿佛能穿透秋风,直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