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识文断字,世道难活

    第三章 识文断字,世道难活 (第2/3页)

,这篇叫‘尸变’,出自《幽微草堂笔记》。”

    白启说道。

    整个掉漆的书箱,就属那本《幽微草堂笔记》还算完全。

    他所讲的“尸变”,乃是记述任家庄有一富贵人家,其父下葬前得到风水先生的吩咐。

    此坟余荫很厚,能庇佑后人。

    但阴气也重,二十年后必须起棺迁坟,重新下葬,否则大祸临头。

    结果不成器的子孙没有照做,使得老太爷怨气不散,尸变成毛僵。

    于月圆之夜破土而出,大肆杀戮。

    幸而被路过的“一眉道长”觉察浊气上涌,掐指算出此事。

    连忙赶来斩杀为祸的僵尸,解救合庄上下百余条性命。

    故事妙笔生花,寥寥几百字,写得鬼气森森,过程异常凶险。

    加上此时屋外夜风正猛,吹得木门“哐当”作响。

    好似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当中,随时要扑出一头磨牙吮血的红毛僵尸。

    白明缩了缩头,有些害怕的样子:

    “阿兄,世上真有僵尸么?”

    “不晓得。只知道鱼栏的贩子说,芦苇荡更深的地方闹‘水鬼’,专门趁着打渔人下河扯他们的脚踝,至于‘僵尸’倒没怎么听说。”

    白启摸了摸阿弟的脑袋,笑着安慰道:

    “别怕,就算真冒出个僵尸来,不也有‘一眉道长’救苦救难么。”

    约莫半柱香后,等白明用毛笔蘸水抄写完《尸变》,把生僻字认全。

    白启就吹灭铜灯,屋里一片暗淡。

    只有天上星月漏下的几点微光,透过门窗照进来。

    “睡吧,明天还得忙活呢。”

    阿弟每天在家并非无所事事。

    出门拾捡干柴,挖些野菜,蒸好麦饼,晌午送饭等等。

    都由他负责。

    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白启每日打渔已很辛苦。

    许多琐碎事就交给白明操持。

    兄弟俩人一直如此。

    这样相依为命。

    磕磕绊绊过活着。

    “家里还余多少大钱?”

    白启坐在几张木板铺成的床上,盘算着怎么熬过秋冬。

    最近县上物价倒是没涨,猪肉每斤二十文,水鸡每斤五十文,整只的鹅鸭四十到两百文不等。

    食盐每斤五文,香油每斤三十余文。

    像稻米、小麦每斗约在一百六十文左右。

    等到过冬,必然会有些不小涨动。

    尤其是布匹、木炭这些。

    价钱肯定更高。

    拢共算下来。

    这段时日。

    若没个两三千文的进账。

    之后天寒地冻的冬季就不好熬了。

    阿弟白明小心翼翼,爬进床底下翻找半天。

    才从一个不起眼的泥瓮里头,摸出破布袋子。

    他抱着命根子似的,轻手轻脚把一枚又一枚大钱排开。

    数了又数,弱弱道:

    “七十五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