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证件到手

    第295章 ,证件到手 (第2/3页)

   戴上帽子,利索的离开了。

    几人跟上,十来分钟以后,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了下来。

    刘婶对着里面吆喝了一声,转头对着李思辰嘀咕了一句,也对着王青松两人笑着点了点头。

    这才挑着水桶离开。

    李思辰在那里道谢。

    扭头就看到一个穿着旗袍的中年妇女走了出来。

    装扮倒是和刚刚的那个女人差不多。

    “阿辰?”

    女人一脸的惊喜,两人在那里笑呵呵的交流着。

    反正王青松除了名字,是没听懂一句。

    因为说的太快了。

    没一会又拉着李思颖,高兴的在那里交流着,只不过对李思颖就没有李思辰这么热情了。

    至少王青松是这么感觉的。

    最后自然是王青松了。

    李思辰兄妹两个人毕竟学过普通话,虽然难免带着口音,至少交流没什么问题。

    但是他的舅妈,就有些困难了。

    虽然对方尽量说的让他能听懂,但是王青松还是只听懂了三分之一。

    “阿轩,这是我舅母,我舅父刚刚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先进去吧。”

    阿轩自然是对王青松的称呼。

    王青松见状点点头,跟着对方进去了。

    这里的房子都是连体的,而对方刚刚出来的就是一个简易的木棚子。

    里面散乱堆放着不少的东西。

    进来以后,对方刚要找板凳,门口寄来一个穿着白色背心,一头短发的中年男子。

    随后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不用想,这是李思辰的舅舅。

    果然。

    过了一会,李思辰开始介绍了起来。

    正是对方的舅舅:陈家华。

    还有三个孩子现在正在外面玩呢!

    倒茶,落座。

    李思辰便和陈家华交流了起来。

    随着交流,两人脸上流露出了难过的表情,而李思辰则是一脸的为难。

    目光时不时的看向了王青松。

    过了一会,李思辰站了起来,跟着陈家华离开了。

    留下王青松两人。

    没一会那边就传来了大声说话的声音。

    倒不是吵架,而是李思辰带着屈辱的声音。

    而王青松也感觉不对劲,看着有些难过的李思颖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吗?”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方不想还钱。

    李思颖看了一下最里面,又看了看,在门口准备弄吃的舅母。

    犹豫了一下,还是目光暗淡的说道:“我舅舅年初来的信,让他过来,没让带我,而且……他们房子烧了,港府给他们弄了公屋……”

    说到这里,她就没说了。

    因为他们已经过来了。

    李思辰平静了一下情绪,尴尬的对着他笑道:“那个……阿轩,这里有亲戚的,可以在这里的警署把手续办了,一会我舅舅带我们去警署。他给你做担保。”

    说完,看了一眼他的舅舅,又回过头来说道:“那个……能不能去一边说。”

    听到这话。

    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

    起身来到了门口的石条边上。

    李思辰迟疑了一下说道:“阿轩,对不起。”

    一边说,一边递给了他一沓钱。

    听到他这么说,王青松没说话,接过线数了数。

    450元。

    随后没什么,看了看他,想看看李思辰怎么说。

    看着他的目光,李思辰这才开口说道:“这是一个人的,我舅舅他们房子烧了,这里给分配了一个90平尺的房子,不过这个要自己给钱,不是很便宜,一共3600港元,房子还在盖,他们也已经要交房子,钱也给了。所以……”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你放心,这钱我会还给你的。我和我妹妹办好手续就去这里的制衣厂里上班,会尽快把钱还给你……

    等一会去办了手续的话,我给你写一张借条。”

    王青松闻言在那里思索着。

    看到他的表情李思辰以为王青松不愿意,赶忙解释了一下;“阿轩,我们在老家那边,我舅舅经常给我寄钱过去,没他在,我们一家可能都活不成了。这事情,我不能怪他。这钱我和我妹妹会还你。”

    听到这话,王青松回过神来。

    笑道:“行,那就写欠条,还是尽快把手续给办了吧。”

    这钱,还不还,他也无所谓,重要的是李思辰的态度还算不错。

    欠条还是要写的。

    李思辰闻言一脸的高兴:“好,谢谢,太谢谢了。半年,最多半年,我们就是不吃不喝也会把钱还给你。”

    “嗯,先把户口的事情给办了吧!”

    听到这话,李思辰点了点头,赶忙跟着对方回来了。

    几人交流了一下,陈家华便点了点头,和自己婆子打了个招呼,从家里拿了点钱,三人便出门了。

    走路在路上,经过李思辰的翻译,王青松也是明白这次逃港的事情了。

    具体原因不是特别清楚。

    好像是因为中英街那边出事情了,然后就好多难民一哄而上的跑了过来,数量太多了。

    一开始的时候管,但是不敢管的太严了。

    毕竟这些人是难民,而且也怕和对面发生冲突。

    过了一段时间,上面就发通知了,过来的人,有亲友的,在亲友的担保下可以直接拿到居民身份证。

    而且不用审查。

    现场就办了。

    至于没有亲戚的,就得去九龙界限街那边,会有人给他们安排手续和收难营,还会安排到郊外的工厂工作。

    只不过工资很低,只有当地人的一半。

    也就是五六十一个人月。

    王青松时不时地在那里点头。

    这个他知道大概,但是细节就不清楚了,不过等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是这个月底政策就会取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