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第369章 ,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第2/3页)
随后拿着东西对着老刘说道:“还记得7501瓷吗?”
这话让老刘愣了一下,7501瓷是建国以后烧纸的一批毛瓷,也就是现代版的官窑。
当年全国各地四十多个制瓷大师接到委派,共同研制一批**占用瓷器。
7501瓷一共烧纸了12000件,成品只有四千件。
一千多件被送往某海,剩下的被销毁一部分,其他的都被封存了,后来改开以后,解开仓库被分发给了员工。
流落民间的不足两百件,加上被人使用弄坏打碎的,民间流传的不是很多。
每一个毛瓷,那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随后想到了什么,惊疑道:“你是说当年景D镇的那个事情?”
三爷轻轻点了点头。
拿起那个小碗,用手电筒对着内壁留白的地方照射了一下。
流白处看上去像是一块玉一样晶莹剔透。
又轻轻弹了一下。
这才说道:“毛瓷四绝,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几点都符合了。”
老刘看着他,皱着眉头说道:“这不能说明什么吧?”
三爷点了点头:“是啊!我只是说符合毛瓷的特点,不能说明清时期就做不出这样的东西来。”
毛瓷集合的国内几十位顶尖瓷器大师,做出来的成品,已经完全达到和超过了宋明清几代瓷器官窑水平。
但是不能说那个时代就做不到这样的。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其他的都看不出来问题,那就只有一种方法能试验出来了。”
老刘皱着眉头,想了想,瞬间反应过来了。
“开水?”
三爷点了点头,对着杨总说道:“能不能帮忙让人弄一壶开水过来。”
杨总闻言自然是点头答应,吩咐人过去弄开水。
三爷说完,看向了王青松,见对方疑惑的眼神。
便稍微解释道:“九几年到两千年的时候,有一位景D镇的陶瓷商人,在“陶研所”的仓库里发现了一批素白胎.
这批素白胎就是当年开始试制“**用瓷”时留下的半成品。
这位陶瓷商将其全部买下后,高薪聘请景德镇仿古高手、按照官窑器的纹饰进行彩绘.
并在圈足内书写“雍正年制”、“乾隆年制”、“慎德堂制”和“居仁堂制”等款识,冒充古董出售,让一批海内外古董商和收藏家“打了眼”。
注入开水而不烫手,是这批毛瓷的一个特色之一,也是当时陶瓷研究所人员给的方案。”
王青松闻言也明白什么意思了。
陶瓷研究所,可不只是单纯研究民用陶瓷,还研究航空之类的陶瓷。
三爷见状,对着杨总说道:“杨总,能不能拿一个薄厚差不多大小的瓷器,试试。”
这个自然是没问题。
随后就安排人拿了一款差不多的过来。
比这个要稍微厚一点。
王青松见状,想了一下说道:“三爷,按您这么说,这瓷器乾隆年距离现在时间很长。不是说做旧的话,你们这些专家很容易就能看的出来吗?”
这话,让三爷一阵的无奈。
“你说的是绝大部分普通人做旧,但是现在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而且如果这个真的是当年那一批素白胎,请的肯定是景D镇的仿古大师做出来的,很难辨别。”
王青松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说话间,有人拿着一个保温杯过来,为难道:“杨总,没有暖水平,拿的一个保温杯,烧的开水。”
三爷则是说道:“可以了。”
听到这话,杨总这才接过保温杯递给了他。
就看三爷打开了杯子,先给刚刚拿过来的碗满,又给正主倒满。
等了十几秒。
老头双手在两个碗的外壁轻轻触碰了一下。
这才说道:“各位试一下。”
其他人见状纷纷上试了一下,在那里沉吟了一下。
王青松自然也是跟着试了试。
后拿的那个璧比较厚的一款,而且先倒的开水,反而更汤一些。
而旁边的小碗摸上去也很热,但是没有烫手那种不适感。
众人在那里议论纷纷。
王青松见状看了看时间,都已经十点了。
而此时杨总也看到他的动作了,笑呵呵的打断了几个人的话,笑道:“各位,实在抱歉,让你们忙到现在,这些东西都是王青松从我的收藏里挑出来了。”
这话,让几个人都是一阵的惊疑。
不得了啊!
三爷看向王青松,笑着点了点头,看来自己想的是对的,要是刚刚不去怀疑,那可能真的要丢脸了。
不过打眼的事情不是很稀罕。
而老刘则是一阵的不爽快,只因为这这些东西都是王青松看过去,挑出来的。
他们来只是印证而已。
重要的是,他刚刚还坚持着东西就是清宫御制。
虽然其他人没说什么,但是这脸丢大了。
不过想到之前得了四百万,心里又是一阵的舒坦,这可是白得的啊!
杨总大有深意的看了看老刘,对着大家笑道:“时候不早了,要不我们今天就散了,今天有些怠慢,等改天,我坐庄请几位吃个饭。”
本来按照以往是不用这么久的。
弄好了以后,吃个饭。
几个老头自然是同意了下来。
纷纷提出了告辞。
众人结伴离开了大厅。
“青松,你等一下!”
就在王青松要离开的时候,杨总喊住了他。
看着他疑惑的表情,杨总笑道:“过几天,我这里有个私人的聚会,到时候也有一些东西,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看看?”
这话,让王青松迟疑了一下。
想了想,还是没答应:“到时候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