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朱栎的产粮大计

    05:朱栎的产粮大计 (第2/3页)

但朱栎却知道,只要按照后世的制盐技术,将盐矿当中的杂质和毒素祛除,那就能把这些毒盐矿直接变成最精细的食盐!

    这些食盐在未来,那就等于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汉中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最缺钱啊!

    粮食的问题,朱栎自信靠着他带来的这些优良的种子绝对能够解决,至于这个钱的问题,自然是什么来钱快,就靠什么来挣钱了!

    食盐生意绝对是所有生意当中都排的上号的暴利产业!

    而且对于现在的朱栎而言,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制盐厂建设的时候,朱栎也把一批土豆种子交给了汉王妃曹氏,让她安排人在王府自家的田地当中直接种了起来!

    看着面前的一大片良田,朱栎的脸上露出了十分满意地神色。

    除了已经成熟的土豆之外,另外还有玉米地和水稻田,也都已经到了即将收割的时候了!

    虽然他带来的粮种并不是很多,但他相信经过几季的种植和培育之后,想要大规模推广到整个封地内,也就是一两年内的事情而已!

    朱元璋在确定了封藩的制度之后,同样也定下了皇庄和王庄这两项土地拥有制度!

    朱元璋规定了,亲王庄田百顷,郡王朱子则每人在年满十五岁的时候,还能得到十六顷的良田,并且免其租!

    也正是因为朱元璋这样的规定,也给后世埋下的隐患!

    要知道皇庄和王庄的土地数量并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大明朝的发展时刻在增加的!

    明朝皇室在1464年到1514年的50年间就建造了36处皇庄,土地面积达到了3.7万顷。

    虽然藩王拥有大量的庄田,但是他们并不满意。他们还会不断强占农田,兼并土地,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流离失所。

    到了明朝中期,一个藩王的土地可以达到了上千顷甚至上万顷的规模。

    这就是土地政策制度不完善的弊端!

    或许连朱元璋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一心想要遏制的土地兼并,最终却是在他老朱家的子孙手中带头给发扬光大了!

    朱栎自然也知道这些制度当中的弊端,所以未来只要他能够上位,必然也会改变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