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郑宝你跪下 哥求你个事

    第19章 郑宝你跪下 哥求你个事 (第2/3页)

    袁耀故作好奇状:“郑兄就没有想过,像前段时间的雷薄、陈兰一样,举众投效于我父亲军中!”

    “以郑兄才干,在我父亲帐下必然能位居雷、陈二人之上!”

    见袁耀果然表现出了招揽拉拢之意,郑宝心说今天果然是让我猜中了!

    自己派人连请了好几次刘晔,都被刘晔找借口或者躲着不见。

    寿春来了个都尉,就突然邀请自己相见了。

    但凡脑子正常,都能猜到这个都尉和刘晔想干什么,不过就是看上了自己的上万部众!

    郑宝来时就想好了说辞,此时不慌不忙道:

    “雷薄、陈兰虽然不是世家士族出身,但雷、陈二姓都是本地的强族大姓。”

    “宝起于微末,从不敢想与大人们同列。”

    “况且宝虽号称万余众,但说出来不怕袁都尉笑话。宝寨中青壮者不过三四千人,若是这些人都随宝投效尊父家中,寨中七八千妇孺老幼又靠谁养活?”

    剩下的话郑宝欲言又止,但是袁耀也全都听明白了。

    郑宝根本信不过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的袁术。

    按照袁术征兵抽丁的办法,郑宝这万余人他不把男丁全部征发完是不会罢休的。

    而且袁术连对非嫡系军队的粮饷并不一定保障,更别提对于普通百姓的横征暴敛了。

    到时候不光郑宝及其手下兵众吃不饱饭,而且其亲眷家属早就饿死了。

    雷薄和陈兰后来就是这个原因,又反了袁术,率部跑到灊山占山为王的。

    最搞笑的,还是袁术最后自己无处就食,反过来要投奔雷薄陈兰,还惨遭拒绝。

    一想起自己这个治理地方如同蝗虫过境的亲爹,袁耀也是一阵头大。

    这时刘晔开口道:“就算郑帅不愿举众投于诸侯,也不应驱略士民离开淮南!”

    “自中平以来,黄巾虽使得天下大乱,但淮南一直以来还算太平。”

    “眼下的淮南虽然初逢战乱,但仍地广粮丰,还远远没到残破不堪需要远走避难的程度。”

    “郑帅为何要选择率众远走他乡呢?”

    “难道郑帅的部众都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吗?”

    郑宝却有自己的想法:“如今诸侯争雄,淮南早晚也会被殃及。”

    “我虽聚众一方,但也不能与诸侯对抗。”

    “不如提早携众南下江表,择一无主之地开荒种田,在这乱世自保性命!”

    “诚如先生所言,我寨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愿背井离乡。”

    “宝数次相请子扬先生,便是想让子扬先生来倡导我的想法!”

    你想的倒是挺美!刘晔心中冷哼一声。

    刘晔自然是不愿意离开淮南的。

    尽管他也十分欣赏郑宝的骁勇才干,但却坚决不会听从郑宝驱略民众渡江南下的计划。

    笑话!你郑宝去了江南还能继续当你的一方豪强。

    但我刘晔一个淮南士人,去豫章这样一个“无公卿之家”的地方,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此策,恕刘晔不能从之!”刘晔直截了当拒绝道。

    郑宝也是没想到刘晔会当面拒绝,而且拒绝得这么干脆!

    “但刘晔知道有人,能倡导郑帅的南下之策!”

    郑宝跌落到谷底的心情瞬间又被吊了起来,连忙探身问道:

    “先生所指何人?”

    问完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郑宝又叹气道:

    “纵然有其他人愿意倡导此事,也皆不如先生在郡县的人望,唉……”

    “倘若那人,是我呢?”

    袁耀张口却如同在郑宝耳旁放响了一颗炸雷。

    郑宝一副难以置信的神色:“袁都尉你……”

    “没错,就是我!”

    “我愿意倡导你的南下江表之策!”

    郑宝的第一反应是,眼前的袁大公子,是不是脑子不太好使,还是哪根筋搭错了。

    他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