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没有十八郎和压床【拜谢大家支持!再拜!】

    第318章没有十八郎和压床【拜谢大家支持!再拜!】 (第2/3页)

作为长辈族人,也被叫去,听说已经过继到平宁郡主母亲名下了!”

    荣飞燕点头:“原来如此,那两个都是嫡子了?”

    廷熠点了点头。

    一旁的五娘道:“听我母亲说,生产的时候,徐家五哥也被叫去了呢!”

    吏部尚书李光任,李大人家的五娘疑惑问道:“为什么叫徐家五哥过去啊?”

    此话一出,众姑娘们眼中也都有些疑惑,柴铮铮进京不久,更是不明白为啥。

    五娘看着荣飞燕的样子,低声道:“飞燕妹妹,你知道?”

    荣飞燕点头,道:“听荣妃娘娘说,皇后娘娘诞下公主的时候,是有叫徐家.五哥去的。”

    姑娘们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说完这个话题,廷熠侧身,好奇的拿起了剑架上摆放的一柄秀气的长剑,

    “噌”

    剑被拔了出来。

    廷熠仔细瞅了瞅花纹和刃口,道:“五娘,伱这柄剑开刃了?”

    五娘走过去,拔下一根头发后:“看好!”

    说完,她在剑刃上一挥,头发断成了两截。

    廷熠眼睛一亮,道:“哇!真锋利!”

    看着姐妹们惊讶的样子,五娘很是自得。

    看完了‘五娘装备室’后,诸位姑娘们进到屋子里,

    坐在在小圆桌四周的椅子上,围了一圈。

    姑娘们喝着自己喜欢的饮品,说着最近听来的八卦。

    “朝云姐姐,听说探春的时候,你是去的城南?”

    海朝云温婉的笑了笑,道:

    “飞燕妹妹说的是,去的玉津园,都是和父兄交好的几个文官家的闺中好友!”

    “有机会见面,或可认识一番。”

    廷熠眼睛一亮,道:“那,都是读书人家,可有做过诗词什么的?”

    海朝云和李家五娘对视了一眼,道:“倒是有几首。”

    李家五娘点头不迭,眯着眼,道:“听家里兄长说,有一首‘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只有归时好。’”

    一听开头,海朝云欲言又止。

    李家五娘念完后继续道:“兄长说,这首可能是写给某个姑娘的,不适合我念。有吗?”

    众人点头。

    旁边的海朝云解围道:“我倒听过一首.”

    在座的众姑娘们,无一不是勋贵官眷,自小就有女先生教导识字,诗词韵味自然也是能品出来的。

    听着海朝云的背诵诗词的内容,众人皆是点头赞许。

    海朝云继续道:“这最后一首,我觉得最佳.”

    荣飞燕还借了五娘的纸笔,誊录了一首她感觉不错的。

    廷熠在一旁看着荣飞燕的字,颔首道:

    “我二哥也读书的,可探春那日我问他,他居然说因为跑的路太多,没了诗兴,所以没作诗!”

    李家五娘问道:“为什么跑呀?”

    张五娘伸手指了指自己。

    廷熠没好气的点了点张家五娘的额头,道:“听完朝云妹妹念的这最后一首诗,我觉得作诗的这人,当得汴京第一!”

    看到有人认同,海朝云笑着点头,然后环顾四周的贵女们,

    却看到柴铮铮微微摇着头。

    海朝云有些疑惑的问道:“铮铮,你可是有听到更好的诗词?”

    柴铮铮一愣,抿着嘴唇看着周围看向她的各家姑娘们,迟疑的说道:“有一首,不是听到的,是我家女使看到的。”

    海朝云眼睛一亮,闻诗词则喜,兴致盎然的问道:“说来听听?”

    柴铮铮道:“唔我先说,是我家女使帮青草捡纸的时候看到的!”

    听到青草二字,荣飞燕手里的笔停了一下,但还是写完最后几个字后,才抬头看了过去。

    廷熠惊讶的问道:“青草?是徐家的女使?是咱们下楼,刮那阵大风的时候?”

    柴铮铮点了头,道:“嗯,我孤陋寡闻,不知是徐家哥儿默写的还是自己作的。”

    海朝云看了一眼李家五娘,笑道:

    “铮铮,你说说,我和李家妹妹,诗词涉猎还算广阔,或可知道这诗词是不是自己作的。”

    柴铮铮点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女使云木后,脆声念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只听这两句,海朝云和李家五娘,以及其他姑娘们眼睛就亮了起来。

    探春那日,早上是下过一场雨的,天街就是以皇城为起点的御街。

    柴铮铮继续道:“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柴铮铮念完后,满怀希冀的看向了海、李两家的姑娘,道:

    “我也问过家中的懂得诗词的文书先生后面两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