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论天才是如何被埋没(第一更,求订阅)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825章 论天才是如何被埋没(第一更,求订阅) (第1/3页)

    实际上,美国一开始的时候,对导弹并没有什么兴趣,毕竟,我大漂亮有战略轰炸机,有航空母舰。

    导弹?

    那玩意的误差足足有好几英里呢!那玩意儿哪有用战略轰炸机轰的爽!轰的准。

    况且,美国空军还担心弹道导弹抢走自己的活,夺走属于自己的光彩。所以,出于某种私心,在美国空军的阻挠下,美国对导弹一直没有什么兴趣。

    这也导致了冯.布劳恩的“怀才不遇”,虽然他和他的团队基本上全被美国接收,但是在与美国技术人员交接了V2技术,并通过协助美方设计第2代火箭教会其工作方法后,冯.布劳恩以及他的团队中的大多数人,即因曾经的纳粹军人身份被排斥在火箭项目之外并限制回国,在随后的两年间冯·布劳恩只为一些小杂志编写了几篇将火箭用于太空开发的简单设想。

    论一个天才是如何被闲置的,看一下冯·布劳恩的遭遇就知道了。

    而这也导致了美国在导弹研制进度上的严重落后。

    甚至直到现在,直到苏俄发着的R7弹道导弹之后,艾森豪威尔以及军方高层也没有太过深刻的感觉。

    苏联洲际导弹是成功试射了,虽然可以攻击美国本土,但是美国同样也可以攻击苏俄本土啊!

    对比之下,美国的战略轰炸机更多,随时可以摧毁苏俄所有的城市!

    于是乎,相比于美国普通人的震惊,华盛顿那边尽管感受到了威胁,而且也感到了紧张。

    但是,他们还是有心理准备的。

    毕竟,他们早在年初就获利了这方面的情报,当然了,艾森豪威尔以及军方根本没想到苏联的洲际导弹这么快就有进展。

    不过,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没有想到启用冯.布劳恩,哪怕冯.布劳恩是个天才又怎么样。

    其实,站在天才的角度上来说,冯.布劳恩和科罗廖夫是极其相似的,当年全盘主持德国导弹计划的冯.布劳恩负责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导弹的整体设计、发动机设计、燃料设计以及建设导弹总装工厂、零件制造工厂、发射基地等等各个方面……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作为行业开创者的冯.布劳恩比科罗廖夫更加出色,毕竟,是冯.布劳恩开创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行业——弹道导弹领域的科学研究正是在他的手中建立并且完善的,这才是冯布劳恩的价值所在。

    不过可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