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6章 原地起飞的节奏(第二更,求订阅)
第1526章 原地起飞的节奏(第二更,求订阅) (第2/3页)
自美国的订单,这个战争红利对于我们而言,意义重大!”
李奕轩有些疑惑的说道:
“战争红利?很重要吗?半岛战争期间,公司好像并不在意军需订单。”
端着茶杯的李毅安,看着神情有些不解的儿子,便解释道:
“现在不一样,在半岛战争期间,美国的订单与我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当时我们更关心欧美市场,欧美的民间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时过境迁?这就是时过境迁。
当年,欧美民间市场的需求已经让这里的工厂赶班加点的生产了,毕竟当时欧洲的工业还没有完全恢复,美国上千万新婚夫妇以及新生儿对物资的需求,带来的是消费市场的快速膨胀。
在这种情况下对欧美的出口才是最重要的。而军需订单自然被放在了后面。
可是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sea的经济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毕竟,新生产力尚未开始真正发力,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经济支柱。
现在正是新生产力取代旧生产力,完成这个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来自美国的军需订单将会进一步助推我们的经济发展,帮助我们突破发展的瓶颈。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完成产业升级,完成新旧生产力的交替,让新生产力成为我们的经济支柱。”
“新旧生产力的交替……”
在父亲强调着“新生产力”时,李奕轩想了想,说道:
“父亲,您说的的新生产力,指的是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吗?”
“对!”
李毅安点头说道:
“就是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还有光纤、互联网,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新生产力必定将会成为新的产业支柱。”
其实,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传统制造业早在60、70年代,就已经显现出了颓势,后来很多经济学家喜欢用——器材老旧、福利负担作为传统制业衰退的理由,甚至就连冗杂的管理体制,也是其衰退的理由。
这些理由或许解释了美国传统制造业的颓势,但是却无法解释欧洲的传统制造业,从80年代开始陷入衰退,甚至就是日本的传统制造业,也在进入新世纪后,开始衰退。有人将其归于东大的产品竞争,可问题是后来,东大的传统制造业也碰到了麻烦。
其实,归根到底,传统制造业的瓶颈在那里摆着——市场对于很多产品的需求总量在那。
“传统制造业……”
手中端着茶杯,李毅安对儿子解释道:
“他是有其瓶颈的,就像基建工程一样,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在摆着,最简单的例子,修一座桥,只需要两三年时间,我们不可能仅仅只用上十年,炸掉,再重修,一座桥的寿命可以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座桥完工后,在未来很长时间里,这方面的需求也就消失了。
同样,传统制造业提供的产品也在那里摆着,一辆汽车的使用寿命,不出问题的话,至少是二十年,只要用户愿意,他可以用上十年,二十年,而不用考虑换新。
家用电器同样也是如此,像电视机,空调用个十年也没有问题,这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在购买了一次用电器之后,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可能都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喝了口茶,李毅安想到在另一个世界,有些企业家们在那里忧心着百姓家里的家电安全,无数次提议出台家电强制报废制度。
嗯,就像他们关心人们的出行安全一样,推出了汽车强制报废制度。
当然这都是出于安全的角度,他们能这样为普通老百姓操心,绝对是普通老百姓的福气。
身在福中要知福。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就是传统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很多产品是一次性投入,长时间使用。
李奕轩想了想反驳道。
“爸,这些我都明白,但是我们现在的市场并没有饱和,是内部还是外部市场,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想了一下,他又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