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出发,桃花村接人(修)

    第37章 出发,桃花村接人(修) (第2/3页)

跑进自家院子,大声喊道:“奶,爷,林奶奶家走了!”

    张婆子脸色一变,厉声催促家里人,“赶紧的,别磨叽,那些带不走的都不要了,跟上程家最要紧。”

    天地良心,从张婆子带着“炸弹”到家开始,家里的每个人都被张婆子使唤地团团转,连好好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

    可张婆子心里着急啊。

    作为林老太最好的姐妹,她可没少听林老太显摆自个的大孙女儿。

    在张婆子心里,程晚那是顶顶有能耐的人。

    就拿这次征兵来说,要不是程晚有门路,提前知道消息,村里的大部分男人都得在家等着被抓走。

    所以,张婆子就觉得必须得跟在程家后面走,才能安心。

    最起码能借些程晚的光。

    村口,程晚勒住缰绳让马车停下来。

    “爹,你领着大家往北走,不要停,我去趟桃花村接上小姑他们后,就来追你们。”

    带上程小姑一家一起走,这是程晚早就想好的。

    为此,程晚之前特地把马车里的大件物什都挪到了骡子车里。

    她在马车的车厢底部先铺了一张草席,草席上铺了两床被子,被子上又铺了一张草席,草席上放了一个软和的枕头。

    这是程晚给她小姑父李三柱准备的“床铺。”

    多亏了春文带来的马和骡子都很健壮,两辆车的车厢也很宽敞,不然这“床”还真铺不下。

    给李三柱在车厢里“铺张床”,是没办法的事。

    因为李三柱现在还不能下床行走。

    曹大夫说,李三柱最好在床上休养到头上的伤口长好,什么时候坐起身头不晕了,也不疼了,就能慢慢地恢复正常行动了。

    至于平日里的擦洗翻身,只要小心一点儿,别碰到伤口,也别让头部受到猛地一晃,都是没问题的。

    程晚也知道,就古代这路况,哪怕她把车厢里的“床铺”铺得很舒适,“床”上的人肯定也会感觉到晃荡的。

    但程晚依然决定带程小姑一家四口一起走,原因有三。

    一,按照春文所说,此次安王征兵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大和残酷。

    像李三柱这种需要暂时卧床休养的人,安王都不会放过。

    衙役或兵卒每到一个地方征兵,会带着一位大夫,让大夫给身体明显有疾的人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